典故
相关人物
飞一箭
下聊城
聊城矢
射聊城
破聊城
聊城功
一箭书
聊城笴
鲁连射书
一矢解世纷
一矢聊城飞去
箭镞无书
鲁连乘舟
鲁连箭书
田单惭取聊
下燕城
一发下城
相关人物
田单
鲁仲连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
其后二十馀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乡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毙也。愿公择一而行之。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其后二十馀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乡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毙也。愿公择一而行之。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战国策》卷十三〈齐六·逍遥论〉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一]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一]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简释
鲁连箭:喻指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例句
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刘商 赋得赋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刘长卿 送卢侍御赴河北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张继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三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杜甫 收京三首之一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杜甫 渔阳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白居易 答箭镞
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 钱起 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
《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枚乘〉~2359~
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
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韩愈七·与孟尚书书〉~560~2~
愈白。行官自南回。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来示云。有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此传之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某之祷久矣。凡君子行已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策。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閒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招学士。经虽少得。尚皆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汉氏以来。群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倡释老于其閒。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惭惧。死罪死罪。愈再拜。
愈白。行官自南回。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来示云。有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此传之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某之祷久矣。凡君子行已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策。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閒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招学士。经虽少得。尚皆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汉氏以来。群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倡释老于其閒。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惭惧。死罪死罪。愈再拜。
典故
相关人物
一发双连
相关人物
曹植
《曹植集》卷三〈名都篇〉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及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发。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及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发。
例句
狡免初迷窟,纤骊讵著鞭。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薛存诚 御箭连中双兔
《國語辭典》:一发(一發) 拼音: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國語辭典》:一发(一髮) 拼音:yī fǎ
《國語辭典》:入声(入聲) 拼音:rù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声调短促而急。现国音中已无入声,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之中。如:「屋」、「竹」、「谷」、「玉」等字。
《漢語大詞典》:燕将书(燕將書)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燕 将攻下 聊城 , 聊城 人或谗之 燕 , 燕 将惧诛,因保守 聊城 ,不敢归。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杀。”后以“燕将书”指劝归或劝降的书信。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属国征戍久离居, 阳关 音信絶能疏。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一:“暂屈 汾阳 驾,聊飞 燕 将书。”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自 香积寺 北之捷,王师振威,贼徒胆落, 严庄 来降, 思明 纳款, 河 北事势,折简可定,故用 仲连 射书事。”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系书(繫書)
见“ 繫帛书 ”。
《漢語大詞典》:鲁连箭(魯連箭)
同“ 鲁连书 ”。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 陈琳 檄,我书 鲁连 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