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一切法高王经
一切法义王经
一切法生界印
一切法界自身表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不受一切法
观一切法空
一切法第一彼岸
十种行观一切法
能摄一切法
能生一切法
一切法离言说空
一切法不生无常
得一切法如无法想
佛类词典
一切法一切法高王经
一切法义王经
一切法生界印
一切法界自身表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不受一切法
观一切法空
一切法第一彼岸
十种行观一切法
能摄一切法
能生一切法
一切法离言说空
一切法不生无常
得一切法如无法想
一切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一切万法,一切诸法。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己摄一切法。」梵Sarv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术语)又名一切万法,一切诸法。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己摄一切法。」梵Sarv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一切法高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法高王经。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一卷。
(经名)佛说一切法高王经。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一卷。
一切法义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切高王经之异名。
(经名)一切高王经之异名。
一切法生界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三种三昧耶印中之法界生三昧耶印也。
(印相)三种三昧耶印中之法界生三昧耶印也。
一切法界自身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表者,表现之义,于一切法界中表现自身。而使一切众生知见,谓之一切法界自身表。大日经五曰:「法界生如来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云遍满。」义释十一曰:「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谓能令一切众生悉知见也。谓如来身表普现色身,如彼大云,遍于法界。云是遍满义也,言化身之云,遍满于法界,遍于十方世界,不可限量也。」
(术语)表者,表现之义,于一切法界中表现自身。而使一切众生知见,谓之一切法界自身表。大日经五曰:「法界生如来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云遍满。」义释十一曰:「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谓能令一切众生悉知见也。谓如来身表普现色身,如彼大云,遍于法界。云是遍满义也,言化身之云,遍满于法界,遍于十方世界,不可限量也。」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毗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为使众生入于法界而得决定智之法印。义释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果故,更说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术语)毗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为使众生入于法界而得决定智之法印。义释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果故,更说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不受一切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嘉祥法华义疏曰:「心无爱著,故名不受。」
(杂语)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嘉祥法华义疏曰:「心无爱著,故名不受。」
观一切法空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转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是说一切法真如实相之状也。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悉空寂,而未能得真善之法,是名观一切法空。(真善法者,即出世之善法,而非世间人天之善也。)
(杂语)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转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是说一切法真如实相之状也。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悉空寂,而未能得真善之法,是名观一切法空。(真善法者,即出世之善法,而非世间人天之善也。)
一切法第一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槃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
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槃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
十种行观一切法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三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那生灭,而未会得法身真常之理,是名观一切法无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二、观一切法苦〕,谓此菩萨,观五蕴诸法,有生有灭,皆能逼迫于人,而未證得涅槃之乐,是名观一切法苦。(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观一切法空〕,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悉空寂,而未能得真善之法,是名观一切法空。(真善法者,即出世之善法,而非世间人天之善也。)
〔四、观一切法无我〕,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空,即能趣入无我之境,而未證得八自在之真我,是名观一切法无我。(八自在者,一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五、观一切法无作〕,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念念无常,于是了知诸法无有造作之相,是名观一切法无作。
〔六、观一切法无味〕,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皆是苦,即无快乐之味,息诸贪爱之念,是名观一切法无味。
〔七、观一切法不如名〕,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是名观一切法不如名。
〔八、观一切法无处所〕,谓此菩萨,观五蕴法中,一一推求,我相了不可得。故彼五蕴之法,亦无处所,是名观一切法无处所。
〔九、观一切法离分别〕,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了知即空,离诸虚妄分别取著之相,是名观一切法离分别。
〔十、观一切法无坚实〕,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离分别,则知此之诸法,悉皆虚妄而不坚实,是名观一切法无坚实。
(出华严经)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三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那生灭,而未会得法身真常之理,是名观一切法无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二、观一切法苦〕,谓此菩萨,观五蕴诸法,有生有灭,皆能逼迫于人,而未證得涅槃之乐,是名观一切法苦。(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观一切法空〕,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悉空寂,而未能得真善之法,是名观一切法空。(真善法者,即出世之善法,而非世间人天之善也。)
〔四、观一切法无我〕,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空,即能趣入无我之境,而未證得八自在之真我,是名观一切法无我。(八自在者,一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五、观一切法无作〕,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念念无常,于是了知诸法无有造作之相,是名观一切法无作。
〔六、观一切法无味〕,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皆是苦,即无快乐之味,息诸贪爱之念,是名观一切法无味。
〔七、观一切法不如名〕,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是名观一切法不如名。
〔八、观一切法无处所〕,谓此菩萨,观五蕴法中,一一推求,我相了不可得。故彼五蕴之法,亦无处所,是名观一切法无处所。
〔九、观一切法离分别〕,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了知即空,离诸虚妄分别取著之相,是名观一切法离分别。
〔十、观一切法无坚实〕,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离分别,则知此之诸法,悉皆虚妄而不坚实,是名观一切法无坚实。
能摄一切法
【三藏法数】
摄谓摄持,即含藏之义。盖此识摄持一切善恶之法,犹如库藏,含藏宝贝而不遗失也。
摄谓摄持,即含藏之义。盖此识摄持一切善恶之法,犹如库藏,含藏宝贝而不遗失也。
能生一切法
【三藏法数】
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法,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法,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一切法离言说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法皆是妄想而成,本无自性,离诸言说,是为一切法离言说空。
谓一切法皆是妄想而成,本无自性,离诸言说,是为一切法离言说空。
一切法不生无常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一切法,皆本不生,故云一切法不生无常。
谓外道计一切法,皆本不生,故云一切法不生无常。
得一切法如无法想
【三藏法数】
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者,谓如来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若言有法而可證得,则为虚妄。故虽有所證,而无能證之想,于法融通自在无碍也。经云:若是有者,可名为得;实无所有,云何名得。以自在故,非得而得。是也。
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者,谓如来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若言有法而可證得,则为虚妄。故虽有所證,而无能證之想,于法融通自在无碍也。经云:若是有者,可名为得;实无所有,云何名得。以自在故,非得而得。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