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周易》卷五《鼎卦》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唐·孔颖达疏:「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

例句

覆餗非无谓,奢华事每详。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徐州彭城人,字鼎卿。刘贶弟。玄宗天宝初为集贤院学士,兼修国史。官终右补阙。有《史例》、《传记》、《乐府古题解》。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餗字鼎卿。赠工部尚书子元子。天宝初历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终右补阙。
《國語辭典》:覆餗  拼音:fù sù
鼎足折断,食物从鼎里倾倒出来。比喻不胜重任而败事。晋。刘琨〈谢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表〉:「俯惧折鼎,虑在覆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漢語大詞典》:鼎餗
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趍鼎餗,代耒耜。”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六》:“鼎餗、用贤、履险、出坎、处困、震恐、行旅、丧羊,此可尽以是非决乎?”参见“ 鼎折覆餗 ”。
《漢語大詞典》: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后之人儻经纶理学不逮 文贞 万万者,復以諛言日至,讜论无闻,或纯任权术,或曲谨小廉,依恃宽大,自命贤相,恐鼎折覆餗之讥,不待终日矣,可不危与!”亦作“ 鼎折餗覆 ”。 梁启超 《中国立国大方针》:“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託诸此辈,一旦鼎折餗覆,后事云胡可问。”亦省作“ 鼎覆 ”、“ 鼎折 ”。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小能其职,以极登於大,故下位竞大,橈其任以坠於下,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何惮於降。” 宋 李纲 《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伏望皇帝陛下收还成命,改授其人,持危扶颠,允廸栋隆之吉,力小任重,免貽鼎折之凶。”
《漢語大詞典》:公餗
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 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糝也。八珍之饍,鼎之实也……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 汉 张衡 《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鉉,公餗以盈。”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长安 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
《漢語大詞典》:饪餗(飪餗)
指鼎中煮熟的佳肴美味。 唐 王翰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飪餗调元气,歌鐘溢雅声。”
《漢語大詞典》:殽餗
佳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一日延入后馆,出姬侍,列殽餗,其宴豆皆上方贵器。”
分類:佳肴
《漢語大詞典》:庖餗
肴馔。 宋 梅尧臣 《就野人买兔》诗:“剩付钱刀买庖餗,不须缘径更求蹄。”
分類:肴馔
《國語辭典》:折足覆餗  拼音:zhé zú fù sù
折足,鼎足折断。覆餗,鼎内的食物翻覆。语本《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比喻不能胜任,必致失败。《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也作「折鼎覆餗」。
《國語辭典》:折鼎覆餗  拼音:zhé dǐng fù sù
比喻不胜负荷必致失败。参见「折足覆餗」条。《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祏怯而无断,暄弱而不才,折鼎覆餗,翘足可待。」
《國語辭典》:折足覆餗  拼音:zhé zú fù sù
折足,鼎足折断。覆餗,鼎内的食物翻覆。语本《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比喻不能胜任,必致失败。《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也作「折鼎覆餗」。
《国语辞典》:覆餗之忧(覆餗之忧)  拼音:fù sù zhī yōu
比喻因力不胜任而坏事的顾虑。参见「覆餗之患」条。《晋书。卷七五。韩伯传》:「于时疆埸虞,宪章罕备,天子居缀旒之运,人臣微覆餗之忧。」
《国语辞典》:覆餗之衅(覆餗之衅)  拼音:fù sù zhī xìn
比喻因力不胜任而坏事之罪。参见「覆餗之患」条。《晋书。卷七七。蔡谟传》:「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
《国语辞典》:覆餗之患  拼音:fù sù zhī huàn
餗,鼎中的食品。覆餗之患指鼎足坏了,食物从鼎中翻出。比喻因力不胜任而坏事。语本《易经。鼎卦》:「鼎折足,覆公餗。」《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公府椽属,古之造士也,必擢时隽,搜扬英逸,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也作「覆餗之衅」、「覆餗之忧」。
《漢語大詞典》: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后之人儻经纶理学不逮 文贞 万万者,復以諛言日至,讜论无闻,或纯任权术,或曲谨小廉,依恃宽大,自命贤相,恐鼎折覆餗之讥,不待终日矣,可不危与!”亦作“ 鼎折餗覆 ”。 梁启超 《中国立国大方针》:“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託诸此辈,一旦鼎折餗覆,后事云胡可问。”亦省作“ 鼎覆 ”、“ 鼎折 ”。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小能其职,以极登於大,故下位竞大,橈其任以坠於下,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何惮於降。” 宋 李纲 《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伏望皇帝陛下收还成命,改授其人,持危扶颠,允廸栋隆之吉,力小任重,免貽鼎折之凶。”
《漢語大詞典》:鼎折餗覆
见“ 鼎折覆餗 ”。
《漢語大詞典》: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后之人儻经纶理学不逮 文贞 万万者,復以諛言日至,讜论无闻,或纯任权术,或曲谨小廉,依恃宽大,自命贤相,恐鼎折覆餗之讥,不待终日矣,可不危与!”亦作“ 鼎折餗覆 ”。 梁启超 《中国立国大方针》:“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託诸此辈,一旦鼎折餗覆,后事云胡可问。”亦省作“ 鼎覆 ”、“ 鼎折 ”。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小能其职,以极登於大,故下位竞大,橈其任以坠於下,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何惮於降。” 宋 李纲 《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伏望皇帝陛下收还成命,改授其人,持危扶颠,允廸栋隆之吉,力小任重,免貽鼎折之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