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典韦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典韦传〉~543~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雠,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去。永居近韨,一韨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常先登陷陈。迁为校尉。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例句

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杜牧 史将军二首

典故
宠过韦
 
韦贤相汉

相关人物
韦贤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307~
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

例句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将门高胜霍,相子宠过韦。 钱起 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

典故
满籯金
  
一经教子
  
黄金满籯
 
教子一经
 
遗子一经
 
一经为教
 
遗经教子
 
传经俪金籯
 
韦叟一经
  
遗金满籯
 
遗子后黄金
 
有道胜金籯
 
有子传家经可教
  
满籯经
 
通经汉韦
 
一经自足
  
至道胜金籯

相关人物
韦贤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贤〉~30~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扬雄方言云『陈、楚、宋、魏之间谓筲为籯』,然则筐笼之属是也。」

例句

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 唐彦谦 梅亭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阁省阁老院长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王勃 伤裴录事丧子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典故  
弟兄对榻
 
共话连床雨
 
连床谈至晓

相关人物
韦应物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八 韦应物〈示全真元常〉【案:元常。赵氏生。】
余辞郡符去,尔为外事牵。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简释

对床夜雨:喻好友、兄弟的欢聚。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捕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例句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苏轼 东府雨中别子由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苏轼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典故
相关人物
杜韦娘


《本事诗·情感》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李绅〉~38~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绅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座上赋诗曰。髟委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閒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典故
端康相代

相关人物
韦康
 
韦端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
「韦康为凉州,后败亡。」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康字元将,京兆人。父端,从凉州牧徵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后为马超所围,坚守历时,救军不至,遂为超所杀。」

例句

端康相代,亮陟隔坐。 李瀚 蒙求

典故
分源豕韦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晋·杜预注:「御龙氏谓刘累也。」

例句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

典故
扶阳

相关人物
韦贤

参考典故
韦贤相汉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
「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

例句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权德舆 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

宾筵徵稷嗣,家法自扶阳。 权德舆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

典故   
吕相金

相关人物
吕不韦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250~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简释

千金字:喻妙文佳作。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例句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李峤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王维 上张令公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典故
汉相韦贤

相关人物
韦贤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贤〉~30~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
典故
绛帐清风
 
绛纱传授
 
纱缦业
 
韦幔传经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韦逞母宋氏〉~252~
韦逞母宋氏,不知何郡人也,家世以儒学称。宋氏幼丧母,其父躬自养之。及长,授以周官音义,谓之曰:「吾家世学周官,传业相继,此又周公所制,经纪典诰,百官品物,备于此矣。吾今无男可传,汝可受之,勿令绝世。」属天下丧乱,宋氏讽诵不辍。其后为石季龙徙之于山东,宋氏与夫在徙中,推鹿车,背负父所授书,到冀州,依胶东富人程安寿,寿养护之。逞时年小,宋氏昼则樵采,夜则教逞,然纺绩无废。寿每叹曰:「学家多士大夫,得无是乎!」逞遂学成名立,仕苻坚为太常。坚尝幸其太学,问博士经典,乃悯礼乐遗阙。时博士卢壸对曰:「废学既久,书传零落,比年缀撰,正经粗集,唯周官礼注未有其师。窃见太常韦逞母宋氏世学家女,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今年八十,视听无阙,自非此母无可以传授后生。」于是就宋氏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纱幔而受业,号宋氏为宣文君,赐侍婢十人。周官学复行于世,时称韦氏宋母焉。
典故  
韦编绝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7~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简释

韦编:指书籍或发奋读书。唐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例句

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周弘亮 除夜书情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权德舆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权德舆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

典故
相关人物
韦孝宽


《周书》卷三十一《韦孝宽传》
孝宽沉敏和正,涉猎经史。弱冠,属萧宝夤作乱关右,乃诣阙,请为军前驱。朝廷嘉之,即拜统军。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每战有功。拜国子博士,行华山郡事。属侍中杨侃为大都督,出镇潼关,引孝宽为司马。侃奇其才,以女妻之。永安中,授宣威将军、给事中,寻赐爵山北县男。普泰中,以都督从荆州刺史源子恭镇襄城,以功除析阳郡守。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同荆州,与孝宽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孝武初,以都督镇城。

例句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伊傅多联壁,刘雷竞买邻。 陈陶 题赠高闲上人

典故
林下休官

相关人物
韦丹


《云溪友议》卷四
江西韦大夫丹与东林灵辙上人笃忘形之契。篇诗唱和,月四五焉。序曰:「……偶为《思归》绝句诗一首,以寄上人。法友谈玄,幸先达其深趣。」诗曰:「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辙公奉酬诗曰:「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予谓韦亚台归意未坚,果为高僧所诮,历览前代,散发海隅者,其几人哉!」
典故
凌云题
 
书须韦仲将
 
韦诞题额

相关人物
韦诞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巧蓺〉~76~
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儿孙:「勿复学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恒《四体书势》曰:「诞善楷书,魏宫观多诞所题。明帝立陵霄观,误先钉榜,乃笼盛诞,辘轳长引上,使就题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箸之家令。」
《漢語大詞典》:长戟八十斤(長戟八十斤)
三国志·魏志·典韦传:“ 韦 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 典君 ,提一双戟八十斤。’”后用以形容勇武。 唐 杜牧 《史将军》诗之二:“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分類:勇武
《國語辭典》:一经(一經)  拼音:yī jīng
1.一种经书。《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坚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2.经历某种行为或过程。《红楼梦》第四六回:「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剋啬异常。」《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经查出,是要重办的。」
《漢語大詞典》:一经程(一經程)
犹一瓶。经程,酒器名。《韩诗外传》卷十:“ 齐桓公 置酒,令诸侯大夫曰:‘后者饮一经程。’ 管仲 后,当饮一经程。饮其一半,而弃其半。” 许维遹 集释:“ 郝懿行 云:经程,酒器名也。侯鯖録云:‘陶人为酒器,有酒经焉, 晋安 人凡餽人酒,书曰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他境人有游於此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於门,乃知酒五瓶为五经。’案: 张云璈 《四寸学》‘酒经’条亦引侯鯖録云:‘今之量酒言斤,当是经字之譌,古量酒以升以斗以石,未闻斤也。酒瓶名酒经,典雅可用,而人罕知之。’”
分類:一瓶酒器
《國語辭典》:传经(傳經)  拼音:chuán jīng
1.传授经学。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2.中医上指伤寒病症没能及时发散出来,循六经的次序而感传。《红楼梦》第六四回:「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高级汉语词典》:籯金
一笼箱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韦经(韋經)
汉 丞相 韦贤 少子 玄成 ,以明经历相位。时 邹 鲁 有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经”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汉 道中兴盛, 韦 经亚相传。” 仇兆鳌 注:“ 韦贤 少子 玄成 ,復以明经为相,故曰亚相。”
《漢語大詞典》:韦金(韋金)
汉 丞相 韦贤 ,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 邹 鲁 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金”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同声惭 卞 玉,谬此托 韦 金。”
《漢語大詞典》:对床夜雨(對牀夜雨)
风雨之夜,两人对床而眠。喻亲友相聚的欢悦。 唐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能来同宿否,听雨对牀眠。” 宋 苏轼 《送刘寺丞赴馀姚》:“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牀听夜雨。” 宋 苏辙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诗:“射策当年偶一时,对牀夜雨失前期。”参见“ 对牀 ”。
《漢語大詞典》:对床(對牀)
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 唐 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 宋 陆游 《访僧支提寺》诗:“共夜不知红烛短,对牀空嘆白云深。” 金 元好问 《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牀。” 郁达夫 《寄养吾二兄》诗:“来岁秋风思返棹,对牀应得话沉沦。”
分類:相聚欢乐
《國語辭典》:风雨对床(風雨對床)  拼音:fēng yǔ duì chuáng
原指朋友相聚,对床共语。语本唐。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比喻兄弟或亲友团聚重逢,倾心交谈之情。宋。苏辙 舟次磁湖前篇自赋后篇次韵:「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也作「对床风雨」、「对床夜语」、「夜雨对床」。
《漢語大詞典》:杜韦娘(杜韋娘)
(1). 唐 歌女名。 唐 教坊用为曲名。 唐 刘禹锡 《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粧,春风一曲《杜韦娘》。”
(2).借指名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杜韦娘 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3).词牌名。 宋 人借 唐 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漢語大詞典》:千金字
千金一字,形容文字价值极高。语本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 咸阳 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唐 杨炯 《和郑校讐内省眺瞩思乡怀友》诗:“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牋。” 唐 王维 《上张令公》诗:“市閲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唐 许孟容 《答权载之离合诗》:“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
《漢語大詞典》:挂秦金
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 唐 李峤 《市》诗:“徒知观 卫 玉,詎肯挂 秦 金?”参见“ 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漢語大詞典》:绝编(絶編)
1.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读,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 孔子 读《易》的典故。《陈书·周弘正传》:“ 东鲁 絶编之思, 西伯 幽忧之作,事逾三古,人更七圣。”
2.犹绝学。晋书·皇甫谧传:“求絶编於天籙,亮我躬之辛苦。”参见“ 絶学 ”。
3.犹残编。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絶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分類:孔子
《國語辭典》:绝学(絕學)  拼音:jué xué
1.失传的学术。《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司徒掾班彪曰》:「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文明小史》第六○回:「大家涉猎新书还来不及,……我看讲究这门的渐渐要变作绝学快了。」
2.废绝学问。《老子》第二○章:「绝学无忧。」《庄子。山木》:「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
3.造诣独到的学术。
《國語辭典》:韦编(韋編)  拼音:wéi biān
韦,熟皮。旧时或用韦绳编联简册,因此「韦编」可以作为书籍的代称。《晋书。卷七五。列传。韩伯》:「协宣尼之远契,玩道韦编。」元。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其四:「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國語辭典》:韦编三绝(韋編三絕)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韦,熟皮。旧时或用以编联简册。「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典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也作「三绝韦编」。
《國語辭典》:韦编三绝(韋編三絕)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韦,熟皮。旧时或用以编联简册。「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典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也作「三绝韦编」。
《漢語大詞典》:联璧(聯璧)
并列的美玉。喻两者可相媲美。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亶亶之弘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岳 湛 曜联璧之华, 机 云 标二俊之采。”周书·韦孝宽传:“以功除 浙阳 郡守。时 独孤信 为 新野 郡守,司 荆州 ,与 孝宽 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伸其幅,联璧之辉,先觉 天民 其元。”参见“ 连璧 ”。
《國語辭典》:连璧(連璧)  拼音:lián bì
1.两玉并联。《庄子。列禦寇》:「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
2.形容两件同样美好的事物或两位才华并美的人。《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