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摧九折
羲和轮(又作:羲轮)
冰轮
老斲轮(又作:轮扁斲轮 ...)
埋轮使(又作:轮埋 ...)
桂轮(又作:一轮秋桂)
日轮驻霜戈(又作:回日轮 鲁日回轮)
车轮四角(又作:车轮生四角 ...)
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一轮明月人千里
扶轮
华毂朱轮
火轮
九轮烛照
唐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忽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衣甚洁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无?」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多为日烁,其恶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脩之,子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事。玉悄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歧径,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玉斧修月:咏月。宋王安石《题扇》:“玉斧修成宝月圆,月边仍有女乘鸾。”
相关人物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博士郑宽中使行风俗,举奏尊治状,迁为东平相。
九折回轩: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隐《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斯游悦为胜,九折幸回轩”
九折途:喻指路途艰险。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罗邺 春过白遥岭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宋·洪兴祖补注:「虞世南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羲驭:指日或时光。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羲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 杜甫 上水遣怀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之一
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胡为月轮灭缺星𥋝盯。 元稹 有酒十章
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 李贺 感讽五首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杜甫 青阳峡
月车才碾浪,日御已翻溟。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
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钱起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钱起 温泉宫礼见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韩偓 寄禅师
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 鲍溶 秋思三首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馀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曰:「大将军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国厚恩,以刍荛之资,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扬五教,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甘心好货,纵恣无底,多树谄谀,以害忠良。诚天威所不赦,不辟所宜加也。谨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震竦。时冀妹为皇后,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梁冀作平上軿车,侍御史张纲独埋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冀。
徵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刚直不苟合常称疾不肯仕,宝以恩礼请文,欲为布衣友,日设酒食,妻子相对。文求受署为掾,进见如宾礼。数月,以立秋日署文东部督邮。入见,敕曰:「今日鹰隼始击,当顺天气取奸恶,以成严霜之诛,掾部渠有其人乎?」文卬曰:「无其人不敢空受职。」宝曰:「谁也?」文曰:「霸陵杜季。」宝曰:「其次。」文曰:「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宝默然。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彊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入欲谏,太祖逆谓之曰:「吾计以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阐乎?」太祖曰:「许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袭曰:「殿下谓许攸何如人邪?」太祖曰:「凡人也。」袭曰:「夫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彊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今区区之许攸,何足以劳神武哉?」太祖曰:「善。」遂厚抚攸,攸即归服。时夏侯尚昵于太子,情好至密。袭谓尚非益友,不足殊待,以闻太祖。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思。语在尚传。其柔而不犯,皆此类也。
埋轮:咏官吏不畏权贵,勇于斗争。唐刘禹锡《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狐狸不足论:喻邪恶势力。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
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
昔年叨补衮,边地亦埋轮。 孙逖 送李补阙摄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崔涂 寄舅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杜甫 久客
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杜甫 石镜
应笑张纲谩生事,埋轮不得在长安。 罗隐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千载埋轮地,无人兴一言。 蒋冽 经埋轮地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薛能 春日寓怀
荀家位极兼禅理,应笑埋轮著所操。 薛能 蒙恩除侍御史行次华州寄蒋相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钱起 津梁寺寻李侍御
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司马都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明月心中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周匡物 古镜歌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张南史 和崔中丞中秋月
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 拾得 诗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 方干 题赠李校书
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李群玉 初月二首
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还缺。 李贺 有所思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 归仁 酬沈先辈卷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苧衫轻称沈郎。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眙𥈭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贾岛 玩月
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鲍溶 送王损之秀才赴举
相关人物
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汉·高诱注:「鲁阳,楚之县公,楚平王之孙,司马子朝之子,国语所称鲁阳文子也。楚僭号称王,其守县大夫皆称公,故曰鲁阳公。」
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花下一壶酒】【花前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相期碧岩畔】。」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朓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未。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馀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南国别经年【南国去经年】,云晴波接天。蒲深鸂鶒戏,花暖鹧鸪眠。竹暗湘妃庙,枫阴楚客船。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万里共娟娟】。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嗟嗟邓大夫,士卒终倒戟。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饭尚怀感,况攀高桂枝。 杜荀鹤 辞座主侍郎
去去怀知己,何由报一餐。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筦执枢机,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游谈者助之说,执政者为之言。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远绝宗室之任,不令得给事朝省,恐其与己分权;数称燕王、盖主以疑上心,避讳吕、霍而弗肯称。内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论,兄弟据重,宗族磐互。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虽周皇甫、秦穰侯、汉武安、吕、霍、上官之属,皆不及也。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川原近远烝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东汉·王逸注:「《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东汉·高诱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
九日落:喻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李白 古朗月行
切玉剑,射日弓。 李贺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李贺 日出行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2.神话传说中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南朝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3.旧称登科为折桂,其后因月中有桂,故也称为「月桂」。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所,更羡春兰最后荣。」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2).相传 春秋 时 晋大夫 赵宣子 猎于 首山 ,见 灵辄 饿不能起,食之。后 灵辄 为 晋灵公 卫士。一日 灵公 邀 宣子 饮,欲害之。 宣子 知之,中饮而出。 灵公 遣卫士追杀之。 灵辄 疾追先至,告 宣子 登车速走,并倒戈以御公徒, 宣子 因以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扶轮”为怀恩报效之典。《北齐书·文襄帝纪》:“待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効,况其重於此乎?” 唐 李瀚 《蒙求》诗:“ 灵輒 扶轮, 魏 颗 结草。”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扶轮出险怀 灵輒 ,代命甘心切 赵坚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