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鹿御轓
《后汉书》卷三十三〈朱冯虞郑周列传·郑弘〉~55~
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唐·李贤注引《谢承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
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唐·李贤注引《谢承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
典故
朱两轓
《汉书》卷五〈景帝纪〉~49~
五月,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车骑从者不称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闾巷亡吏体者,二千石上其官属,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先是吏多军功,车服尚轻,故为设禁。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诏有司减笞法,定箠令。语在刑法志。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轓音反,小车两屏也。」师古曰:「据许慎、李登说,轓,车之蔽也。左氏传云『以藩载栾盈』,即是有鄣蔽之车也。言车耳反出,非矣。轓音甫元反。音方远反。」
五月,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车骑从者不称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闾巷亡吏体者,二千石上其官属,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先是吏多军功,车服尚轻,故为设禁。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诏有司减笞法,定箠令。语在刑法志。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轓音反,小车两屏也。」师古曰:「据许慎、李登说,轓,车之蔽也。左氏传云『以藩载栾盈』,即是有鄣蔽之车也。言车耳反出,非矣。轓音甫元反。音方远反。」
《骈字类编》:两轓(两轓)
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龙。宋史舆服志:车箱两轓有金涂龟文及鹍翅、左右虎,乃后代之制,欲改用蟉龙,加玉为饰。陶安孔庙赋:振荣光于两轓,抚淳俗于千里。 独孤及送马郑州诗:使君朱两轓,春日整东辕。白居易晚岁诗:不觉白发鬓,徒言朱两轓。
《漢語大詞典》:车轓(車轓)
亦作“ 车蕃 ”。亦作“ 车藩 ”。 车旁的屏蔽。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司空》:“及不芥车,车蕃盖强折列,其主车牛者及吏、官长皆有罪。”《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 汉 郑玄 注:“藩,今时小车藩,漆席以为之。”《后汉书·舆服志上》:“ 景帝 中元 五年,始詔六百石以上施车轓。”《文选·张衡〈西京赋〉》“倚金较” 三国 吴 薛综 注:“黄金以饰较也……或曰:车蕃上重起,如牛角也。”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分類:屏蔽
《漢語大詞典》:熊首轓
见“ 熊軾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