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6,分9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阿连
东山丝竹
谢安石(又作:谢太傅 ...)
谢安舟楫(又作:谢安泛海)
谢公携妓(又作:谢妓 ...)
安石寓丝竹
八公山
谢公扶病(又作:谢安鸡梦)
客无毡
鲍谢(又作:诗凌鲍谢)
思谢傅(又作:悲谢傅)
北府牢之勇
奔鲸
比谢游
洞犬谢秦人
典故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惠连幼有才悟,而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去永嘉还始宁,时方明为会稽郡。灵运尝自始宁至会稽造方明,过视惠连,大相知赏。时长瑜教惠连读书,亦在郡内,灵运又以为绝伦,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何长瑜当今仲宣,而饴以下客之食。尊既不能礼贤,宜以长瑜还灵运。」灵运载之而去。

简释

阿连:指兄弟。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例句

青门望离袂,魂为阿连销。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卢纶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西掖今宵咏,还应寄阿连。 卢纶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

典故
东山丝竹
 
中年丝竹
  
丝竹东山
 
中年别
 
中年怀抱
 
丝竹陶写
 
作数日恶
 
陶写中年
 
中年作恶
 
儿辈莫教知
 
越山丝竹
 
哀感中年
 
正赖丝与竹
 
畏逢亲友别
 
儿辈知此乐
 
中年怕踏长亭路
 
羲之常恐儿曹觉
 
未必能陶写
 
歌管陶写
 
莫遗儿辈觉
 
好怀中年减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
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徵之。
典故
谢安石
   
东山太傅
  
安石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东山起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濛清言良久,既去,濛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濛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安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帻。温见,留之曰:「令司马著帽进。」其见重如此。 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

例句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 任华 寄杜抬遗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刘沧 从郑郎中高州游东潭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吴融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 孟郊 寄院中诸公

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 孟郊 献襄阳于大夫

谢安近日违朝旨,傅说当时允帝求。 张祜 寄献萧相公

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 李商隐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李商隐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李益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簪云发翠微间。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李群玉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 杜牧 送杜顗赴润州幕

谢傅秋凉阅管弦,徒教贱子侍华筵。 杜牧 醉后呈崔大夫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杜甫 入衡州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之一

安石名高晋,昭王客赴燕。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 杨巨源 酬卢员外

剑逐惊波玉委尘,谢安门下更何人。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温庭筠 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公游止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温庭筠 题裴晋公林亭

谢傅隙过驹,萧娘风过烛。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谢公忆高卧,徒御欲东还。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卢栯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卢顺之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罗隐 所思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 罗隐 金陵寄窦尚书

谢公亲校武,草碧露漫漫。 耿湋 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

谢公为楚郡,坐客是瑶林。 耿湋 陪宴湖州公堂

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同张员外重九日宴集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许浑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 许浑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赵嘏 同州南亭陪刘侍郎送刘先辈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赵嘏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之三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钱起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谢安无个事,忽起为苍生。 陈孙 移取溪旧居呈陈元初校书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之二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韩偓 有瞩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仆射临戎谢安石,大夫持宪杜延年。 韩翃 寄上田仆射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顾况 山居即事

典故
泛海船
 
谢安舟楫
 
安石泛溟渤
 
谢安泛海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汎海戏。中兴书曰:「安先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諠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例句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典故 
谢公携妓
  
安石妓
 
谢家妓
 
谢郎妓
 
妓娱安石
 
携妓溪山
 
安石同乐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3~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2~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馀告归。复除尚书郎、琅邪王友,并不起。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尝与孙绰等汎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馀矣。

例句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 崔泰之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李商隐 赠赵协律皙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一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二

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李白 忆东山二首之二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李白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李白 东山吟(土山去江宁城二十五里。晋谢安携妓之所。○一作醉过谢安东山作东山吟。)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李白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李白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

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李贺 昌谷诗

谢家青妓邃重关,谁省春风见玉颜。 李郢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之二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原注。王新诞明珠。)

旧府东山馀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 武元衡 重送卢三十一起居

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 白居易 醉戏诸妓

时议名齐谢太傅,更看携妓似东山。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湘州长史)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

几醉东山妓,长悬北阙心。 羊士谔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之东山山侧精舍有盘石细泉{★}为浮杯之胜苔深树老苍然遗躅士谔谬因出守得继兹赏乃赋诗十四韵刻于石壁

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羊士谔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

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安石寓丝竹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东山老听桓筝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5~
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
典故
相关人物
苻坚
 
苻融
 
谢石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达于汝颍。融等攻陷寿春……晋遣都督谢石……等水陆七万,相继距融,……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简释

八公山:指战争失利之地。唐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荷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例句

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刘长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李白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典故   
遇白鸡
 
扶病入西州
 
老值白鸡
  
鸡年梦
 
谢安鸡梦

相关人物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6~
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汎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上疏请量宜旋旆,并召子征虏将军琰解甲息徒,命龙骧将军朱序进据洛阳,前锋都督玄抗威彭沛,委以董督。若二贼假延,来年水生,东西齐举。诏遣侍中慰劳,遂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逊位,诏遣侍中、尚书喻旨。先是,安发石头,金鼓忽破,又语未尝谬,而忽一误,众亦怪异之。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以无下舍,诏府中备凶仪。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简释

白鸡梦:指死亡。唐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典故
客无毡
  
割半毡
 
坐榻无毡

相关人物
谢朓


《梁书》卷三十六〈江革列传〉~522~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祖齐之,宋尚书金部郎。父柔之,齐尚书仓部郎,有孝行,以母忧毁卒。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司徒竟陵王闻其名,引为西邸学士。弱冠举南徐州秀才。时豫章胡谐之行州事,王融与谐之书,令荐革。谐之方贡琅邪王汎,便以革代之。

简释

半毡:指体恤寒士。宋胡宿《赵宗道归辇下》:“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

典故 
诗凌鲍谢

相关人物
杜甫
 
鲍照
 
谢朓


《九家集注杜诗》卷五〈遣兴五首〉
〈遣兴五首〉其五:「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清江空旧鱼【清江旧鱼美】,春雨馀甘蔗。南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典故   
生存华屋
 
羊昙泪
 
哭西州
 
思谢傅
 
羊昙醉后
 
恸西州
 
羊昙恨
  
衰泪过西州
 
华屋泪
 
老泪洒西州
 
羊昙醉
 
不忍过西州
 
长恸过西州
 
羊昙悲感
 
羊昙悲
 
恸哭西州门
 
山丘泪
 
西门洒泪
 
羊昙悲伤
 
西州沾裳
 
泪下羊昙
 
西门恸
 
羊昙挥泪

相关人物
羊昙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例句

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

满筵旧府笙歌在,独有羊昙最泪流。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典故
北府牢之勇

相关人物
刘牢之
 
谢玄


《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列传〉~288~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也。曾祖羲,以善射事武帝,历北地、雁门太守。父建,有武干,为征虏将军。世以壮勇称。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及坚将句难南侵,玄率何谦等距之。牢之破难辎重于盱眙,获其运船,迁鹰扬将军、广陵相。
典故
相关人物
谢安
 
谢旋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和王著作八公山〉~44~
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长蛇固能剪,奔鲸自此曝。唐·李善注:「长蛇,喻融;奔鲸,喻坚也。」
典故
比谢游

相关人物
谢灵运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例句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贾岛 登楼

典故  
桃花流水
   
武陵春
 
避秦人
 
武陵人
   
不知秦
   
桃源境
 
武陵洞
 
洞中人
  
武陵桃花
 
桃源鸡犬
 
不知有汉
 
武陵路
  
武陵水
 
源桃
 
问秦人
 
见秦人
 
流水桃源
  
武陵事
 
避世桃源
 
秦人鸡犬
 
秦人路
 
秦人迹
  
秦人溪
 
逃秦人
  
武陵趣
 
隐桃花
 
如今不是秦
 
避秦村
 
桃花闭洞门
 
迷武陵
 
闻犬洞
 
避秦溪
 
桃源士
 
桃花白云
  
秦汉迷
 
秦渔
 
桃散武陵霞
 
洞犬谢秦人
 
如今已是汉
 
嫌秦
 
寻源
 
山中秦晋
  
秦人南避
 
秦人桃花
 
秦世客
  
避秦路
 
源水无路
 
不识东西晋
 
桃花迷洞口
 
秦人洞天
  
晋客入洞
 
桃源土

相关人物
陶潜

参考典故
阮郎


《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荅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閒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释

桃源:后用以指隐居处或仙境。唐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


例句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于武陵 赠王道士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于鹄 南溪书斋

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储嗣宗 春游望仙谷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刘商 袁十五远访山门

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刘商 题水洞二首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刘言史 题茅山仙台药院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刘长卿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刘长卿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 寻张逸人山居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刘长卿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 刘长卿 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刘长卿 石围峰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刘长卿 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

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代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刘长卿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刘长卿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刘长卿 过郑山人所居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刘长卿 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

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包融 赋得岸花临水发

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 厉玄 从军行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司空图 丁未岁归王官谷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 司空图 春山

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吴融 倒次元韵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吴融 偶书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吴融 山居即事四首之四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吴融 花村六韵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唐彦谦 绯桃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乔侃 人日登高

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 奚贾 寻许山人亭子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

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孟浩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母校书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孟郊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崔涂 江雨望花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崔涂 王逸人隐居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张南史 寄静虚上人云门

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 张贲 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

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师。 戎昱 寄梁淑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人闻。 戴叔伦 晚春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戴叔伦 桂阳北岭隅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戴叔伦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 过友人隐居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方干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施肩吾 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 曲信陵 移居洞庭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朱湾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李君何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李嘉祐 送韦司直西行

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 李嘉祐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李峤 送司马先生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李德裕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呈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李白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李白 拟古十二首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李益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 归山居寄钱起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李端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李端 送郭参军赴绛州

武陵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李端 送马尊师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李群玉 恼从兄

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赠花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 李群玉 送秦炼师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李质 宿日观东房诗

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 杜牧 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杜甫 不寐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 北征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杜甫 寄从孙崇简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沣朗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杨凭 千叶桃花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杨发 南溪书院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 欧阳衮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

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 武元衡 春斋夜雨忆郭通微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殷遥 友人山亭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汪遵 东海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汪遵 短歌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沈佺期 入少密溪

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法振 月夜泛舟

源桃不余欺,先发秦人家。 独孤及 伤春怀归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之一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链师院三首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 田园乐七首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王绩 游仙四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之二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白行简 赠毛仙翁

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皇甫冉 春早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皇甫冉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皎然 兵后西日溪行

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皎然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卢照邻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卢照邻 过东山谷口

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秦系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 秦系 春日闲居三首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秦系 题章野人山居

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誇。 窦群 假日寻花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綦毋潜 若耶溪逢孔九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罗虬 比红儿诗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羊士谔 郡斋读经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青野雾销凝晋洞,碧山烟散避秦溪。已是大仙怜后进,不应来向武陵迷。 胡曾 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

方驰桂林誉,未暇桃源美。 萧颖士 蒙山作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薛涛 牡丹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苏广文 自商山宿隐居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贯休 江边道士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贾岛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宛谓武陵洞,潜鹰造化移。 钱起 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

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 钱起 岁暇题茅茨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钱起 洞仙谣

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钱起 石井

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钱起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钱起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韦庄 江上别李秀才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韦处厚 桃坞

桃源洞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 韩偓 六言三首

棹寻闻犬洞,槎入饮牛津。 韩偓 无题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书寻刘尊师不遇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 韩翃 寄武陵李少府

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一

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骆宾王 畴昔篇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高适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國語辭典》:阿连(阿連)  拼音:ā lián
南朝宋谢灵运对其从弟谢惠连的爱称。惠连工诗,灵运甚爱之,常呼之为「阿连」。见《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人因借以称别人的弟弟。
《漢語大詞典》:丝竹中年(絲竹中年)
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 尝谓 羲之 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傅尃 《避地》诗之二:“宾朋此日差相倚,丝竹中年强自宽。”
《漢語大詞典》:谢傅(謝傅)
见“ 谢太傅 ”。
《漢語大詞典》:谢太傅(謝太傅)
指 晋 谢安 。 安 卒赠太傅,故称。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尝高 谢太傅 ,携妓 东山 门。”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十韵》:“从来 谢太傅 ,丘壑道难忘。”亦省称“ 谢傅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明 何景明 《还家口号》:“闲居拟著 潘安 赋,高卧寧知 谢傅 心!”
分類:谢安太傅
《漢語大詞典》:谢公(謝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谢公笺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分類:样式初创
《漢語大詞典》:谢太傅(謝太傅)
指 晋 谢安 。 安 卒赠太傅,故称。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尝高 谢太傅 ,携妓 东山 门。”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十韵》:“从来 谢太傅 ,丘壑道难忘。”亦省称“ 谢傅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明 何景明 《还家口号》:“闲居拟著 潘安 赋,高卧寧知 谢傅 心!”
分類:谢安太傅
《国语辞典》:谢安(谢安)  拼音:xiè ān
人名。(西元320~385)字安石,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馀,始出为桓州司马。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漢語大詞典》:东山妓(東山妓)
(1).指 晋 谢安 在 东山 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简文 曰:‘ 安石 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明 何景明 《寄怀端虚堂》诗:“ 谢安 亦有 东山 妓, 文举 元多 北海 宾。”
(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漢語大詞典》:谢妓(謝妓)
指歌妓。典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唐 李白 《忆东山》诗之二:“我今携 谢 妓,长啸絶人羣。”
分類:歌妓
《國語辭典》:八公山  拼音:bā gōng shān
山名:(1)在安徽省和县北。相传有八仙人在此下棋饮酒,故称为「八公山」。(2)在安徽省凤阳县东南肥水之北。世传淮南王刘安尝于此遇八公。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注》。相传前秦苻坚于淝水之战时,登寿阳城望此山草木皆以为晋兵,乃大败。也称为「北山」。(3)在安徽省巢县西北。也称为「紫金山」。
《漢語大詞典》:梦白鸡(夢白雞)
晋书·谢安传:“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后因以“梦白鸡”为人死的预兆。 宋 杨万里 《虞丞相挽词》之二:“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分類:为人预兆
《漢語大詞典》:白鸡梦(白雞夢)
见“ 白鸡之梦 ”。
《漢語大詞典》:白鸡之梦(白雞之夢)
晋书·谢安传:“﹝ 安 ﹞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悵然谓所亲曰:‘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寻薨,时年六十六。”后用以泛指不祥之兆。 唐 李德裕 《怀崧楼记》:“洎 太和 己丑岁,復接旧老,同升台阶,或纔叹止舆,已协白鸡之梦;或未闻税驾,遽有黄犬之悲。向之荣华,可以悽愴。”亦省作“ 白鸡梦 ”。 唐 李白 《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懽。”
分類:不祥之兆
《漢語大詞典》:谢公扶病(謝公扶病)
谓不能隐居,未遂素志。典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镇 新城 ,尽室而行,造汎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 江 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篤。” 金 元好问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曲之二:“ 谢公 扶病, 羊曇 挥涕,一醉都休。”
分類:隐居素志
《漢語大詞典》:鸡梦(雞夢)
晋书·谢安传:“﹝ 谢安 ﹞雅志未就,遂遇疾篤……因悵然谓所亲曰:‘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后以鸡梦指死亡之兆。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予衰极今岁,儻与鸡梦协。”
分類:
《漢語大詞典》:半毡(半氈)
南史·江革传:“ 朓 ( 谢朓 )尝行还过候 革 ,时大寒雪,见 革 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 革 充卧具而去。”后用为顾惜寒士之典。 宋 胡宿 《赵宗道归辇下》诗:“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
分類:顾惜寒士
《漢語大詞典》:鲍谢(鮑謝)
(1).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朓 的并称。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赋诗何必多,往往凌 鲍 谢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南史谓 鲍照 、 谢元暉 为 鲍 谢 。”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若喷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错落也。”
(2).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灵运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寄我五字诗,句法窥 鲍 谢 。” 史容 注:“ 明远 、 灵运 。”
(3). 唐 人 鲍防 和 谢良弼 的并称。 鲍防 为 德宗 时礼部侍郎,工诗,讥切当世,与中书舍人 谢良弼 友善,人称 鲍 谢 。参阅唐诗纪事四七。
《漢語大詞典》:悲谢傅(悲謝傅)
晋 名士 羊昙 是 谢安 的外甥,很受 谢安 器重。 谢 生病还京时曾过 西州门 。 谢 死后, 羊昙 一年多不举乐,行不过 西州 路。有一天吃醉了酒,沿路唱歌,不觉到了 西州门 。左右提醒他,他悲伤不已,以马鞭敲门,诵 曹植 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事见晋书·谢安传。后用“悲谢傅”为悼念已故长者的典故。 唐 罗隐 《所思》诗:“只觉惘然悲 谢傅 ,未知何以报 文翁 。”
《漢語大詞典》:西州泪(西州淚)
指 晋 羊昙 感旧兴悲哭悼舅 谢安 事。 宋 王质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 西州 泪,千年犹溼,回望兴哀。” 宋 张炎 《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词:“只愁重洒 西州 泪,问 杜曲 、人家在否?”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西州门(西州門)
晋 西州 之城门。为 羊昙 感旧兴悲,哭舅 谢安 处。后以为典。 宋 黄庭坚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事为十诗》之二:“ 羊生 但著鞭,勿哭 西州 门。故有不亡者, 南山 相与存。” 清 赵翼 《六哀诗·傅文忠公》:“千载 西州 门, 羊曇 同此情。”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奔鲸(奔鯨)
奔跑的鲸鱼。喻指不义凶暴之人。 晋 陶潜 《命子》诗:“凤隐於林,幽人在丘。逸虬遶云,奔鲸骇流。”《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长虵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李善 注:“《左氏传》:‘取其鲸鯢而封,以为大戮。’ 杜预 曰:‘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也。’”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鲸夹 黄河 ,凿齿屯 洛阳 。”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國語辭典》:桃源  拼音:táo yuán
晋朝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文中描述武陵渔人遇见一群因避秦乱世,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居住国度。后用以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宋。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剑客所集,乌得有城郭署哉!」也称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源人
借指隐士。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歷,笑谢桃源人,花红復来覿。” 唐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诗:“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一本作“ 桃园人 ”。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桃源客
(1).指隐者。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参见“ 桃花源 ”。
分類:隐者渔人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唐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诗:“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復几春!”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
(2).传说 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臺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3). 四川省 长寿县 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著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尚举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举人 父亲,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时带来,预备他老夫人用的,两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这一副,墻磕底盖堵头俱全。”
《國語辭典》: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1.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
2.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国语辞典》:武陵  拼音:wǔ líng
1.山脉名。苗岭的支脉,连绵于川鄂湘境。
2.山名。位于江西省馀干县界。也称为「武林山」。
《漢語大詞典》:武陵客
指避世隐居的人。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踈;如逢 武陵 客,风景未应殊。”参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武陵溪
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源花
指 桃花源 。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春草封归恨, 源花 费独寻。” 萧涤非 注:“‘源花’即 桃花源 , 陶潜 有《桃花源记》,相传即在 湖南 。”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从 秦 地来的人。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时避乱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唐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 秦 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萧史 。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西施 因网得, 秦 客被花迷。”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列仙传水经注俱云 萧史 吹簫,能致白鹤、孔雀,自是用 秦楼 萧史 事。” 叶葱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萧史 ,这里借来指 孙 韦 。”
《漢語大詞典》:秦洞
指 桃源洞 。 宋 杨亿 《樱桃》诗:“石髓凝 秦 洞,珠胎剖 汉 津。”亦称“ 秦人洞 ”。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桃花已满 秦 人洞,杏树犹存 董奉祠 。”
《漢語大詞典》: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称。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窥 花源 。” 宋 梅尧臣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四:“生年当 万历 ,临老忆京师。劝诫尤难忘, 花源 去莫迟。”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逃秦
犹避 秦 。避乱。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 秦 。”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分類:避乱
《國語辭典》:避秦  拼音:bì qín
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比喻逃离暴政的迫害。元。无名氏〈梧叶儿。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