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4,分4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白虎议
党议
窦谏议教子
寿王议鼎
词典
议论
公议
议郎
论议
朝议
谏议
清议
和议
拟议
异议
奏议
典故
白虎议

相关人物
刘炟(汉章帝)


《后汉书》卷三《章帝纪》
「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鯈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又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于戏,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典故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285~
逮桓灵之閒,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夫上好则下必甚,矫枉故直必过,其理然矣。若范滂、张俭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时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占当赦,遂教子杀人。李膺为河南尹,督促收捕,既而逢宥获免,膺愈怀愤疾,竟案杀之。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谇其占。成弟子牢脩因上书诬告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执膺等。其辞所连及陈寔之徒二百馀人,或有逃遁不获,皆悬金购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明年,尚书霍谞、城门校尉窦武并表为请,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而党人之名,犹书王府。……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馀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

例句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二首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杜牧 故洛阳城有感

典故
窦家郎
 
窦家五桂
 
窦氏五龙
 
窦谏议教子


《宋朝事实类苑》卷二十四〈衣冠盛事·窦氏父子〉~289~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先公尝言:故右谏议大夫致仕窦禹钧,蓟人,累佐使府,颇著名府,有子五人,仪、俨、侃、称、僖,俱以进士及第。洎禹钩县东,仪,俨已居华显。瀛王冯中会尝有诗赠禹钧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仪终为翰林礼部尚书,俨终翰林学部礼部侍郎,侃终起居郎,即吾同年第十二也。称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僖终左仆阙。仪、俨以文学擅大名,自侃已下,亦有清望,俱不享寿考,惜哉!时人谓之窦氏五龙焉。
典故 
寿王议鼎

参考典故
问鼎
 
定鼎


《汉书》卷六十四上《吾丘寿王传》
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上闻之,召而问之,曰:「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为然,寿王独以为非,何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寿王对曰:「臣安敢无说!臣闻周德始乎后稷,长于公刘,大于大王,成于文武,显于周公。德泽上昭,天下漏泉,无所不通。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曰周鼎。今汉自高祖继周,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于陛下,恢廓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昔秦始皇亲出鼎于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

例句

寿王议鼎,杜林駮尧。 李瀚 蒙求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杜牧 故洛阳城有感

《國語辭典》:议论(議論)  拼音:yì lùn
1.批评讨论。《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恪恐人议论,先搜求众官将过失,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许多人围著他,撑著眼睛,东一簇,西一簇的纷纷议论。」
2.见解、说法。唐。韩愈 荐樊宗师状:「于艺学多所通解,议论平正,有经据可以备顾问。」《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华甫昨日听了他一番议论,把那住夜的念头早打退了许多。」
《國語辭典》:公议(公議)  拼音:gōng yì
1.众人的评论、公断。《红楼梦》第六八回:「大家公议了,我既不贤良,又不容丈夫娶亲买妾,只给我一纸休书,我即刻就走。」
2.关于国家的事情,以公共利益为标准而评议,称为「公议」。
《國語辭典》:公义(公義)  拼音:gōng yì
公正的义理。如:「他好打不平,看到不合公义的事情,就会挺身而出。」《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法正》:「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國語辭典》:议郎(議郎)  拼音:yì láng
职官名。秦代设置,掌论议,晋以后废除。
《漢語大詞典》:论议(論議)
(1).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管子·轻重丁:“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 唐 韩愈 《与李翱书》:“持僕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
(2).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则不若伏藏其论议,荡涤秽恶,俾众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内矅。”
(3).议论文。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國語辭典》:朝议(朝議)  拼音:cháo yì
1.在朝廷商议国政。《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2.朝廷的谋议。《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也作「庙议」。
3.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
《國語辭典》:谏议(諫議)  拼音:jiàn yì
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國語辭典》:清议(清議)  拼音:qīng yì
对时政或政治人物的批评议论。《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张温传》:「艳性狷厉,好为清议。」
《國語辭典》:和议(和議)  拼音:hé yì
与对方达成协议,停止争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和议既成,直到绍兴十二年自虏中回銮。」
《國語辭典》:拟议(擬議)  拼音:nǐ yì
1.拟订或提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
2.研拟的议题。如:「经过专家们的讨论后,證明他的拟议是正确的。」
《國語辭典》:异议(異議)  拼音:yì yì
1.别有所见的议论或持反对的意见。宋。无名氏《梁公九谏》:「策立武三思之事,诸大臣尽皆拜舞谢敕,惟有卿不拜,朕想卿必有异议。」《三国演义》第一四回:「群臣皆惧操势,亦莫敢有异议;遂择日起驾。」
2.法律上对于法院或行政官署之处分不服时,或契约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一方表示反对时,所提出之意见,称为「异议」。
《漢語大詞典》:异义(異義)
(1).不同的含义;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上下同字异义例:“古书亦有上下文同字而异义者。”
(2).不同的观点;新的见解。后汉书·章帝纪:“其令羣儒选高才生,受学《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学,广异义焉。”晋书·王接传:“﹝ 接 ﹞备览众书,多出异义。”
(3).指不同的意见,异议。 宋 苏轼 《次韵答刘泾》:“新音百变口如鶯,异义蜂起弟子争。”一本作“ 异议 ”。
(4).道理不同。 汉 班固 《白虎通·三军》:“告天何?示不自专,非出辞反面之道也,与宗庙异义。”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故方罚矜功,而滥咎忘贤,遗存异义,公私殊异,已备前白。”
(5).违反常规、礼法。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传春秋非一,本据乱而作,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 徐彦 疏:“非常异义者,即 庄 四年 齐襄 復九世之讎而灭 纪 , 僖 元年实与 齐桓 专封是也,此即非常之异义,言异於 文 武 时……若其常义,则诸侯不得擅灭,诸侯不得专封。” 宋 曾巩 《为人后议》:“故为人后者,为之降其父母之服,则有之矣;为之絶其父母之名,则未之有也……今欲使从所后者为属,而变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异义也。”
《國語辭典》:奏议(奏議)  拼音:zòu yì
1.古代臣子因事向君王陈奏,并条列其是非,称为「奏议」。唐。韩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在礼部奏议详雅,省中伏其能。」
2.古代臣子向君王进奏的章疏。《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也称为「奏章」、「奏疏」。
《漢語大詞典》:锢党(錮黨)
(1).指遭禁锢之朋党中人。 唐 杜牧 《李甘诗》:“指名为錮党,状跡谁告诉?”
(2).指 东汉 党锢事。 宋 王安石 《读〈后汉书〉》诗:“錮党纷纷果是非,当时高士见精微。”参见“ 党錮 ”。
《國語辭典》:党锢(黨錮)  拼音:dǎng gù
禁止诽谤宦官的党人出任官职,并限制其与人交往,禁锢终身。《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中常侍吕彊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也作「党禁」。
《漢語大詞典》:党议(黨議)
(1).聚众议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后汉书·党锢传·魏朗:“尚书令 陈蕃 荐 朗公 忠亮直,宜在机密,復徵为尚书。会被党议,免归家。” 南朝 梁 沈约 《君子行》:“嚣途或妄践,党议勿轻持。” 唐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诗之一:“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漢語大詞典》:汉鼎(漢鼎)
汉 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 汉 代社稷。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一:“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 汉 鼎一毫轻。” 清 沈曰霖 《晋人麈·诗话·关侯祠联》:“独乩笔一联云:风裊餘烟悲 汉 鼎,花开三月忆桃园。”
分類:重器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