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汉·毛亨传:「大夫以上赤芾乘轩。」汉·郑玄笺:「之子,是子也。佩赤芾者三百人。」
臣苍疲驽,特为陛下慈恩覆护,在家备教导之仁,升朝蒙爵命之首,制书褒美,班之四海,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箪食之惠,况臣居宰相之位,同气之亲哉!宜当暴骸膏野,为百僚先,而愚顽之质,加以固病,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将被诗人『三百赤绂』之刺。今方域晏然,要荒无儆,将遵上德无为之时也,文官犹可并省,武职尤不宜建。昔象封有鼻,不任以政,诚由爱深,不忍扬其过恶。前事之不忘,来事之师也。自汉兴以来,宗室子弟无得在公卿位者。惟陛下审览虞帝优养母弟,遵承旧典,终卒厚恩。乞上骠骑将军印绶,退就蕃国,愿蒙哀怜。
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徵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徵在。天帝下奏钧天之乐,列以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笙镛之音,异于俗世也。又有五老列于徵在之庭,则五星之精也。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龙角,信宿而麟去。相者云:「夫子系殷汤,水德而素王,」至敬王之末,鲁定公二十四年,鲁人锄商田于大泽,得麟,以示夫子,系角之绂,尚犹在焉。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绂,涕泗滂沱。且麟出之时,乃解绂之岁,垂百年矣。
诏答曰:「省表具怀。卿誉驰咸、雒,情深宛、沛。日者理切倚门,言归异域,复牵时役,遂乖侍养。虽周生之思,每欲弃官,戴礼垂文,得遗从政,前朝光宅四海,劬劳万机,以卿才为独步,职居专席,方深委任,屡屈情礼。朕嗣奉洪基,思弘景业,顾兹寡薄,兼缠哀疚,实赖贤哲,同致雍熙,岂便释简南闱,解绂东路。当今冯亲入舍,荀母从官,用睹朝荣,不亏家礼。寻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得所,并无废也。」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辄报罢。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孟浩然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临溪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采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方干 赠夏侯评事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乱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谈少府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原注。天宝十五载五月作。)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杜甫 醉歌行赠安公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权德舆 送任安刘少府
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卢纶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因以寄上房与李早年同居此观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独孤及 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赠别安邑韩少府
别后吴中使,应须访子真。 贾岛 送友人弃官游江左
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郑谷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钱起 送昆山孙少府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钱起 送沈少府还江宁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钱起 送陆三出尉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钱起 送陆三出尉
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钱起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官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马戴 送顾少府之永康
簪绂扬名,台閤摽著,风化之美,奏谏为能。
(2).指做官。 唐 陈子昂 《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遥。”《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天祐 ,食藿悬鶉,臣窃愧之。”
(3).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文选·曹植〈责躬〉诗》:“冠我玄冕,要我朱紱。” 李善 注:“《礼记》曰:‘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苍頡篇》曰:‘紱,綬也。’”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特颁朱紱,俾耀铜章。”
(2).即赤绶。《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使 魏公 位在诸王侯上,改授金璽、赤紱、远游冠。” 唐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诗》之二:“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紱金章尽到身。”参见“ 赤綬 ”。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
(2).泛称地方官。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 楚 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