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诗书元帅

相关人物
郤縠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僖公·传二十七年〉~267~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神女赋〉~888~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唐·李善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
典故
相关人物
郤縠


《国语》卷十〈晋语四·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382~
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郤縠。」公从之。……乃大蒐于被庐,作三军。使郤縠将中军,以为大政,郤溱佐之。

例句

郤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姚合 送杨尚书赴东川

虽同郤縠举,郤縠不封侯。 李频 送薛能赴镇徐方

矫矫云长勇,恂恂郤縠风。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 韩愈 酬别留后侍郎

典故
相关人物
郤縠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僖公·传二十七年〉~267~
晋文公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

例句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 杜甫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國語辭典》:縠纹(縠紋)  拼音:hú wén
绉纱似的细纹。比喻水波之细。宋。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宋。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词:「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國語辭典》:雾縠(霧縠)  拼音:wù hú
如薄雾般轻软细纱所制成的服装。《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
《漢語大詞典》:绮縠(綺縠)
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战国策·齐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鹅鶩有餘食;下宫糅罗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为缘。”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输於王府, 江 淮 綺縠, 巴 蜀 锦绣,后宫玩好而已。”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观潮》:“紫陌长,朱楼敞,綺縠香,珠璣晃,士女王孙,马蹄车鞅。”
《漢語大詞典》:郤縠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郄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乐》而敦……君其试之!'乃使郄縠将中军,郄溱佐之。"后世诗文常用"郄縠"比喻儒将。
《漢語大詞典》:罗縠(羅縠)
一种疏细的丝织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饰以罗縠,教以容步。”《燕丹子》卷下:“罗縠单衣,可掣而絶;八尺屏风,可超而越。”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苏州 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又如五色罗縠,织花盈匹,裁为少姬之襦宜矣。”按,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罗縠,似罗而疏、似纱而密者也。”
《漢語大詞典》:纱縠(紗縠)
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 颜师古 注:“纱縠,纺丝而织之也。轻者为纱,縐者为縠。”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黼黻之服,纱縠之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高平 刘整 有雋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纳紬绢尺度:“ 周 显德 三年。敕,旧制织造絁紬、绢布、綾罗、锦綺、纱縠等,幅阔二尺起,来年后并须及二尺五分。”
《漢語大詞典》:轻縠(輕縠)
轻细的绸。 汉 应玚 《文质论》:“若乃 和氏 之明璧,轻縠之袿裳,必将游玩於左右,振饰於宫房。”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燿神景於中沚,被轻縠之纤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女严冬皆着轻縠;生为製鲜衣,强使着之。”
分類:轻细
《漢語大詞典》:皱縠(皺縠)
喻指水面的微波。 宋 贺铸 《夜游宫》词:“江面波纹皱縠, 江 南岸,草和烟緑。”
分類:水面微波
《漢語大詞典》:翠縠
翠色绉纱。亦以形容绿色的水纹。 宋 贺铸 《江南曲·踏莎行》词:“蝉韵清弦,溪横翠縠。翩翩彩鷁帆开幅。” 宋 陈与义 《蒙示涉汝诗次韵》:“烟含翠縠润,月照金波委。”
《漢語大詞典》:文縠
彩色绉纱。文选·曹植〈七启〉:“然后姣人乃被文縠之华袿,振轻綺之飘颻。” 刘良 注:“文縠,文纱类。”亦用以喻水波。
《漢語大詞典》:绡縠(綃縠)
泛指轻纱之类的丝织品。 三国 魏 曹植 《迷迭香赋》:“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綃縠之雾裳。” 唐 刘禹锡 《春日退朝》诗:“瑞气卷綃縠,游光泛波澜。”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國語辭典》:中军(中軍)  拼音:zhōng jūn
1.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西游记》第六回:「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
2.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漢語大詞典》:中军将军(中軍將軍)
武官名。 晋 代始置, 南北朝 仍有此官号。晋书·武帝纪:“﹝ 泰始 元年﹞置中军将军,以统宿卫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