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寄明珰
 
洛浦佩
 
洛浦明珰

相关人物
宓妃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8~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芳蔼,芳香晻蔼也。《楚辞》曰:建雄虹之采旄。又曰:辛夷车兮结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尔雅曰:岸上曰浒。郭璞曰:厓上地也。毛诗曰:在河之浒。毛苌曰:浒,水厓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濑,水流沙上也。傅瓒曰:濑,湍也。本草曰:黑芝一名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毛诗曰:子无良媒。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要,屈也。佳人信脩整,习礼谓立德,明诗谓善言辞。古人指水为信,如有如白水之类也。珶,玉也,徒帝切。潜渊,谓所居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神仙传曰: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则恐人来害之,每预上树,久久无度复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随人行,每预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言犹豫也。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行且听且渡。故疑者称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 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褂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亡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典故
解明珰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900~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唐·李善注引服虔《通俗文》曰:「耳珠曰珰。」
《國語辭典》:明珰(明璫)  拼音:míng dāng
以明珠做成的耳饰。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清。文廷式〈贺新郎。别拟西洲曲〉词:「欲解明珰聊寄远,将解又还重束。」也作「耳珰」、「珥珰」。
分類:珠玉耳饰
《國語辭典》:貂珰(貂璫)  拼音:diāo dāng
汉代中常侍所戴的帽子。后以宦官为中常侍,故称宦官为「貂珰」。
《國語辭典》:玉珰(玉璫)  拼音:yù dāng
1.用玉装饰的椽头。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
2.玉质的耳环。《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泥婆罗传》:「耳金钩玉珰,佩宝伏突。」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梅花落径香缭绕,雪花玉珰花下行。」
《漢語大詞典》:鸣珰(鳴璫)
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 唐 裴思谦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银缸斜背解鸣璫,小语偷声贺玉郎。” 前蜀 韦庄 《怨王孙》词:“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璫,绣衣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國語辭典》:琅珰(琅璫)  拼音:lá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琅珰交错垂金锁,锦绣崚嶒绚彩霞。」也作「锒铛」。
2.刑具。指缚系人犯的铁锁、铁链。或指用锁锁住。《文明小史》第九回:「带领衙役,到监里,把一班秀才,一齐铁索琅珰提了上来,当堂跪下。」也作「郎当」、「锒铛」。
《國語辭典》:金珰(金璫)  拼音:jīn dāng
1.古时天子近侍武臣的饰物。《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武冠,……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2.挂在帽上的金饰。唐。陈鸿《长恨传》:「又命戴步摇,垂金珰。」
《漢語大詞典》:明月珰
用明月珠(夜光珠)串成的耳饰、即明珰。例如:耳著明月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漢語大詞典》:珠珰(珠璫)
(1).缀珠的耳饰。 汉 刘桢《鲁都赋》:“插曜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璫。” 南朝 梁元帝 《树名诗》:“柳叶生眉上,珠璫摇鬢垂。”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相逢顰翠黛,笑把珠璫解。”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徐柯 《过平原有见》诗:“玉面珠璫坐锦车,蟠云作髻两分梳。”
(2).泛指缀珠的饰物。《诗纪》卷四一引 晋 无名氏《清商曲辞·长乐佳》:“红罗复斗帐,四角垂珠璫。玉枕龙鬚席,郎眠何处牀。”
《漢語大詞典》:玎珰(玎璫)
(1).亦作“ 玎当 ”。象声词。 唐 韩偓 《秋雨内宴》诗:“一带清风入画堂,撼真珠箔碎玎璫。” 元 萨都剌 《题二宫人琴壶图》诗:“冰絃素手弹凤凰,玉壶投矢声玎璫。” 元 曾瑞 《醉花阴·元宵忆旧》套曲:“恨簷马玎当,怨塞鸿悽切。”
(2).首饰名。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 万历 二十年,取状元梁冠一顶,黑角束带一条、玎璫一付,进士巾七十五顶。”
《漢語大詞典》:银珰(銀璫)
(1). 汉 代近侍之臣中常侍的冠饰。璫当冠前,以白银为之。后以为宦者之代称。《后汉书·宦者传序》:“ 汉 兴,仍袭 秦 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璫左貂,给事殿省。”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师》诗:“银璫謁者引霓旌,霞帔仙官到 赤城 。”参见“ 金璫 ”。
(2).妇女的银质耳饰。 清 纳兰性德 《丁香》诗:“紫胜心中结,银璫耳上星。”
《國語辭典》:金珰(金璫)  拼音:jīn dāng
1.古时天子近侍武臣的饰物。《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武冠,……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2.挂在帽上的金饰。唐。陈鸿《长恨传》:「又命戴步摇,垂金珰。」
《漢語大詞典》:佩珰(珮璫)
耳环。亦泛指玉佩。 唐 李贺 《李夫人歌》:“红壁阑珊悬珮璫,歌臺小妓遥相望。”一本作“佩璫”。 王琦 汇解:“珮璫,所佩之玉璫也。” 前蜀 魏承班 《菩萨蛮》词:“宴罢入兰房,邀人解珮璫。” 元 周巽 《梅花》诗之十:“花底羣仙摇珮璫,神凝太素美清扬。” 明 何景明 《白菊赋》:“驂连蜷兮鸞鹤,服陆离兮珮璫。”
《國語辭典》:璧珰(璧璫)  拼音:bì dāng
屋椽的装饰。如:「庙宇修缮要用的璧珰,现今已经很少有人会烧制。」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榱璧珰,辇道纚属。」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宿露凝金掌,晨晖上璧珰。」
《漢語大詞典》:大珰(大璫)
指当权的宦官。璫, 汉 代宦官充武职者的冠饰,后即作为宦官的代称。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於是大璫 梁师成 者尽愕然。”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於 万历 甲戌,以太僕卿入陪祀太庙,见上由东阶上,而大璫四人,皆五梁冠祭服以从。” 明 孙兆祥 《禾已黄歌》:“国柄胡为归大璫,囹圄汤鑊闐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