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卷七〈晋语一·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255~
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我卜伐骊,龟往离散以应我。夫若是,贼之兆也,非吾宅也,离则有之。不跨其国,可谓挟乎?不得其君,能衔骨乎?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诸夏从戎,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
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我卜伐骊,龟往离散以应我。夫若是,贼之兆也,非吾宅也,离则有之。不跨其国,可谓挟乎?不得其君,能衔骨乎?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诸夏从戎,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
《史记》卷四〈周本纪〉~47~
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大鼓,有寇至则举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大鼓,有寇至则举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漢語大詞典》:边烽(邊烽)
亦作“邉烽”。
(1).边疆报警的烽火。 唐 沈佺期 《塞北》诗之一:“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 明 梵琦 《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復置边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其有边烽传警, 潢池 弄兵,敌国外患之来,羣盗满山之变。”
(2).指代边境上的战事。 南朝 梁 徐悱 《白马篇》:“闻有边烽急,飞候至 长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戎昱》:“ 宪宗 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红拂投主》:“金戈纷逐,铁马争驰,眼观邉烽四起,指日 西京 累卵危。” 清 顾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贼马与边烽,相将溃 中夏 。”
(3).借指边疆。《隋书·房陵王勇传》:“虽北夷猖獗,尝犯边烽,今城镇峻峙,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参见“ 边疆 ”。
(1).边疆报警的烽火。 唐 沈佺期 《塞北》诗之一:“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 明 梵琦 《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復置边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其有边烽传警, 潢池 弄兵,敌国外患之来,羣盗满山之变。”
(2).指代边境上的战事。 南朝 梁 徐悱 《白马篇》:“闻有边烽急,飞候至 长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戎昱》:“ 宪宗 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红拂投主》:“金戈纷逐,铁马争驰,眼观邉烽四起,指日 西京 累卵危。” 清 顾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贼马与边烽,相将溃 中夏 。”
(3).借指边疆。《隋书·房陵王勇传》:“虽北夷猖獗,尝犯边烽,今城镇峻峙,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参见“ 边疆 ”。
《國語辭典》:举烽(舉烽) 拼音:jǔ fēng
举起烽火。古代的一种军事示警信号设备。遇有敌兵入侵时,便在烽火台上燃烧薪草,通知警戒和救援。《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
《漢語大詞典》:举燧(舉燧)
(1).燃起火把。《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割鲜野食,举燧命爵。”按,《文选·班固〈西都赋〉》作“举烽”。
(2).燃起告警烽烟。《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2).燃起告警烽烟。《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漢語大詞典》:惊烽(驚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