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冕旒黈纩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唐·颜师古注:「黈,黄色也。纩,绵也。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于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

例句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 韩愈 苦寒

典故

《旧唐书》卷七十四〈刘洎列传〉~2608~
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至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
典故
前旒十二


《礼记注疏》卷二十三〈礼器〉~455~
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
典故
舜禹让旒

相关人物
丹朱
 
商均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本纪》
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例句

伊皋争负鼎,舜禹让垂旒。 徐夤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國語辭典》:冕旒  拼音:miǎn liú
冕,礼帽。旒,礼帽前后端垂下的穿玉丝绳。冕旒是古代最尊贵的一种礼帽,平顶。天子的礼帽有十二旒,诸侯以下递减。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明。凌濛初《红拂记》第四出:「则索向东南地浇杯酒,抵多少具衣冠拜冕旒。」
《國語辭典》:宸旒  拼音:chén liú
帝王所戴的冠帽。借指皇帝。宋。无名氏〈梅妃传〉:「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旒。」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出:「幸子由申救,远谪黄州,不久量移儋耳,重拜宸旒。」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凝旒
(1).冕旒静止不动。形容帝王态度肃穆专注。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负扆劳天眷,凝旒念国章。”旧唐书·杨虞卿传:“陛下初临万宇,有忧天下之志,宜日延辅臣公卿百执事,凝旒而问,造膝以求,使四方内外,有所观焉。”
(2).代称帝王。 宋 张孝祥 《丑奴儿》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
《漢語大詞典》:旒扆
(1).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唐 姚崇 《于知微碑》:“朝庭称叹,声闻旒扆。” 唐 张说 《姚崇神道碑铭》:“上惻旒扆,旁悲路衢。” 唐 陆龟蒙 《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诗:“新春旒扆御翬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2).借称帝位。旧唐书·高宗纪论:“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
《國語辭典》:缀旒(綴旒)  拼音:zhuì liú
1.旌旗的垂饰。引申有表率、归依之意。《诗经。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
2.旗旒为臣下所执持,故比喻国君为臣下所挟持,大权旁落或处境危殆。《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君若缀旒,人无所丽。」《文选。刘琨。劝进表》:「国家之危,有若缀旒。」也作「赘旒」。
《漢語大詞典》:垂旒
(1).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垂旒者,示不视邪。” 南朝 梁 沈约 《皇雅》:“执瑁朝羣后,垂旒御百神。” 明 吕硕园 《还魂记·耽试》:“圣主垂旒,想汝玉遗珠一网收。”
(2).指帝王。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元 袁桷 《白云平章致仕》诗:“盛代东封催告礼,更须元老侍垂旒。” 清 杜芥 《赋得群山夜来晴》诗:“万象朝一真,拱笏翼垂旒。”
(3).指居侯王之位。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延陵 ﹞自此由 秦 入 蜀 ,迄於秉鉞 滇 云 ,垂旒 洱海 ,人臣之位,於斯已极。”
《國語辭典》:旒冕  拼音:liú miǎn
古帝王戴的帽子。帽子前后垂有用丝绳串成的玉穗。借指帝王。《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穆穆旒冕,蕴诚毕敬。」《聊斋志异。卷七。小翠》:「忽见公子衮衣旒冕,有女子自门内推之以出。大骇;已而笑抚之,脱其服冕而去。」
《國語辭典》:冕旒  拼音:miǎn liú
冕,礼帽。旒,礼帽前后端垂下的穿玉丝绳。冕旒是古代最尊贵的一种礼帽,平顶。天子的礼帽有十二旒,诸侯以下递减。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明。凌濛初《红拂记》第四出:「则索向东南地浇杯酒,抵多少具衣冠拜冕旒。」
《漢語大詞典》:前旒
(1).古代帝王冕冠前沿垂悬的玉串。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则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忽如朝 玉皇 ,天冕垂前旒。” 宋 曾巩 《洪范传》:“人之於视听,有能察於閭巷之间,米盐之细,而不知蔽於堂阼之上、治乱之几者,用其聪明於小且近,故不能无蔽於大且远也。古之人知其如此,故前旒蔽明,黈纊塞聪。”
(2).指代帝王。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予才入册府,俄作中都囚。飞章立辨雪,危言动前旒。”
《漢語大詞典》:珠旒
(1).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 唐 杨衡 《他乡七夕》诗:“向云迎翠輦,当月拜珠旒。” 宋 梅尧臣 《和景彝紫宸早谒》:“朝开閶闔九重深,望拜珠旒照玉簪。”
(2).比喻似珠饰冕旒之物。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王文诰 辑注:“珠旒,谓瀑布也。” 宋 范成大 《小涧》诗:“石碍珠旒溅,滩平雾縠铺。”此喻飞泻的水花。 清 查慎行 《顺风挂帆连下贞阳香炉清远三峡》诗:“就中 清远 更秀出,造化有意穷雕鎪…… 华阳 道冠簪碧玉, 竺国 宝髻垂珠旒。”此喻层岩迭石。
《骈字类编》:二旒
宋史舆服志:在朝之臣,乃与古之出封者同命数,非先王之意。乞下有司,制鷩冤八旒、毳冤六旒、絺冕四旒、元冤三旒,其次二旒,又其次无旒。
《漢語大詞典》:旒纩(旒纊)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 唐 欧阳詹 《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纊;好青山緑水者,可以栖江湖。”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儼旒纊。”
(2).借称帝王。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遂能上闻旒纊,光动丝纶。”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旒纊释南顾,戈甲濯银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