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星槎
季札挂剑(又作:挂剑坟前 ...)
杖头挂百钱(又作:百钱挂杖 ...)
瓢挂树(又作:挂瓢人 ...)
挂蛇杯
笏挂颊
挂瓢洗耳
挂榻(又作:挂尘榻)
陈泰挂壁
挂冠神武(又作:神武挂冠 ...)
挂衣冠(又作:挂朝衣 ...)
挂弧(又作:桑弧挂左门)
挂壁梭飞
玉台挂宝镜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晋·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赵日:喻冬天的太阳。清阮葵生、严长明《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冲,暖迎赵日晒。
贯月查。注引《拾遗记》:「尧登位,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
相关人物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挂剑:表示追念亡友。宋黄庭坚《李浸州挽词》:“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曾被桂树枝,寒光射林薮。 元稹 说剑
碑传门客建,剑是故人留。 崔堤 秦州薛都督挽词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崔融 哭蒋詹事俨
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 张说 右侍郎集贤学士徐公挽词二首之一
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 张说 和魏仆射还乡
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 张说 崔尚书挽词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方干 哭江西陈陶处士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李隆基 过王浚墓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杜甫 别房太尉墓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杜甫 哭李尚书
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罢琴明月夜,留剑白云天。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王维 哭祖六自虚
还闻汉明主,遗剑泣东平。 卢僎 让帝挽歌词二首之一
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 窦群 题剑
人送剑来归陇上,雁飞书去叫衡阳。 窦巩 哭吕衡州八郎中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 苏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
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骆宾王 夕次旧吴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性简任,不修人事。绝不喜见俗人,遇便舍去。意有所思,率尔褰裳,不避晨夕,至或无言,但欣然相对。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富贵而不肯顾,家无儋石之储,宴如也。与兄弟同志,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杖头钱:指买酒钱,或人物放荡不羁。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之一:“但愿亲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箕山操》,许由作也。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据《平津馆丛书》本)
《琴操》:「许由无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瓢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
相关人物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顿愈。
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官至尚书,历四郡,有威名焉。
樽中弩:喻无端多疑,自相惊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包佶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人去门栖鵩,灾成酒误蛇。 卫象 伤李端
相关人物
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拄笏看山:指朝廷官宦有隐士情怀。宋朱松《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箕山操,许由作也。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以手掬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以清节闻于尧,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于是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一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所以贪天下也。」使者还,以状报尧。尧知由不可动,亦已矣。于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樊坚见由方洗耳,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闻恶语耳。」坚曰:「何等语者?」由曰:「尧聘吾为天子。」坚曰:「尊位,何为恶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为九洲伍长乎。」于是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于下流。于是许由名布四海。尧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云云,许由死,遂葬于箕山。」
许由,字武仲,尧舜皆师之,与齧缺论尧而去,隐乎沛泽之中,尧舜乃致天下而让焉。曰:「十日并出,而爝火不息,其光也不亦难乎。夫子为天子,则天下治,我由尸之,吾自视缺然。」许由曰:「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吾将为宾乎。」乃去。宿于逆旅之家,旦而遗其皮冠,巢父闻由为尧所让,以为污,乃临池水而洗其耳。池主怒曰:「何以污我水!」由乃退而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隐于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馀里。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也。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
洗耳:指隐士清高脱俗。唐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之二“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十一
心到物自闲,何劳远箕颍。 元稹 表夏十首之二
闻道鹤书徵,临流还洗耳。 孟浩然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
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 寒山 诗三百三首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蹠。 李白 古风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李白 山人劝酒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李白 田园言怀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李白 笑歌行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李白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巢许在高颍,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李华 咏史十一首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二
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 杜甫 贻阮隐居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汪遵 箕山
夙怀慕箕颍,晚节期松筱。 白居易 和我年三首之三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白居易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印事咏怀题于石上
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 皎然 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人
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
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韩愈 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
便当提携妻与子,南入箕颍无还时。 韩愈 赠侯喜
相关人物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太尉李固表荐,徵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璆字孟玉,临济人,有美名。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馀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蕃与相见,问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徐孺榻:指礼贤重才,或指礼遇宾客。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坐登徐孺榻,濒接李膺杯。”
解榻招徐稚,登楼引仲宣。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何武劾腐儒,陈蕃礼高士。 刘禹锡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刘长卿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刘长卿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
酒倦临流醉,人逢置榻迎。 司空曙 送张弋
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司空曙 送柳震归蜀
陈公有贤榻,君去岂空还。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
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 孟浩然 荆门上张丞相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孟浩然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徒郁仲举思,讵回道林辙。 宋之问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颁条忝贵郡,悬榻久相望。 崔善为 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 崔融 哭蒋詹事俨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张九龄 钱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 张乔 送友人归袁州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张垍 奉和岳州山城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 戴叔伦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
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李德裕 恩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
深谢陈蕃怜寂寞,远飞芳字警沉迷。 李涉 和尚书舅见寄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李白 奉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李白 寄崔侍御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李群玉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 杜正伦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 杜甫 赠李十二丈别
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杜甫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庾亮楼何阨,陈蕃榻更崇。 窦庠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自当徐孺榻,不是谢公亭。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
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使君延上榻,时辈仰前程。 罗隐 南康道中
一榻偶依陈太守,三年深忆祢先生。 罗隐 安陆赠徐砺
一榻早年容孺子,双旌今日别文翁。 罗隐 重送朗州张员外
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羊士谔 早春对雨
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 蒋肱 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钱起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 韦应物 送豆卢策秀才
置榻宿清夜,加笾宴良辰。 韦应物 送陆侍御还越
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 韦应物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好贤常解榻,乘兴每登楼。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泰字玄伯。青龙中,除散骑侍郎。正始中,徙游击将军,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怀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徵为尚书,悉以还之。
洪乔掷水,陈泰挂壁。 李瀚 蒙求
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金楼子》:「楚国龚舍初随楚王朝,宿未央宫,见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萦罗网,有虫触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叹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网罗也,岂可淹岁。』于是挂冠而退。时人笑之,谓舍为蜘蛛之隐。」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于屠肆之閒。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挂冠:咏辞官归隐,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储嗣宗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挂却衣冠披薜荔,世人应是笑狂愚。 刘商 寄李辅
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 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仍山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孟浩然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处士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 与高适薜据登恩寺浮图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张说 杂诗四首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李林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 李白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
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 杜牧 朱坡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杜牧 裁竹
看著挂冠迷处所,北山萝月在移文。 杜牧 送故人归山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杨鸿 晴望九华山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权德舆 新安江路
借问檐前树,何枝曾挂冠。 泰系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白居易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
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 许浑 病中二首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汉·郑玄注:「男子生而设弧于门左,示有射道而未能也。女子设帨。弧音胡帨始锐。」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汉·郑玄注:「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于武也。帨,事人之佩巾也。」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织梭一枚,还挂壁上。后化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
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馀,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馀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1).谓遗失宝剑。《后汉书·独行传·王烈》:“后有老父遗剑於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新唐书·张九龄传》:“臣以谓始造簿书,备遗忘耳。今反求精於案牘,而忽於人才,是所谓遗剑中流,契舟以记者也。”
(2).指遗失的剑。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所谓刻舟以摸遗剑,参天而射五步。”
(3). 晋 张华 观天象,言 丰城 有剑,补 雷焕 为 丰城 令以寻剑。 雷 掘地得两剑,以一遗 华 。 华 以为剑当有二,他日终当合。后 华 死,剑失所在。 雷 死,子持剑过 延平津 ,剑忽跃入水,但见二龙各长数丈,光彩照水。见《晋书·张华传》。后遂以“遗剑”指此典实。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石室祕书愁摄电,星池遗剑已成龙。”
(4).指死者遗留下来的剑。 唐 张景毓 《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抚遗劒而空存,想游冠而无及。” 宋 王圭 《冬节起居南京鸿庆宫等处神御殿表》之三:“奉容衣于别寝,悼遗劒于昔游。”
(2).谓武功。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弧矢威天下,雷霆震域中。”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不忘本》:“上尝曰:‘ 周 家以稼穡开基,我国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废武?’”
(3).指兵事,战乱。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奉命离京出帝都,驱驰鞍马又当途。只因玉璧亲临 赵 ,弧矢之间显丈夫。”
(4).古代国君世子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期其有志于远大。后因以“弧矢”喻生男孩。亦指男子当从小立大志。《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疏》:“弧矢夙陈,珪璋攸覿。”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诗:“士生始堕地,弧矢志四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弧矢怀樽俎,嘆铜驼荆棘,干戈旁午,英雄困尘土。”
(5).古星名。又名天弓。属井宿。简称弧。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象矢,分属于大犬、南船两星座。 唐 卢仝 《月蚀诗》:“弧矢引满反射人,天狼呀啄明煌煌。”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诗:“天狼耀其精,弧矢不敢张。”
(6).古数学名词。谓弓形的运算及其应用。 明 徐渭 《函三馆记》:“乃其举世界之中之外之诸有,至於竭 恒 沙之数而不可殫,即 隶首 復兴,弧矢勾股操其法……亦日且不给矣。”《四库全书总目·天文算法类二·弧矢算术》:“弧矢之法,始於 元 郭守敬 《授时歷草》,其有《弧背求矢草》,立天元一为矢云云…… 明 唐顺之 谓为步日躔月离源头,作《弧矢论》以示 顾应祥 , 应祥 遂演为是书。”
(7).指弓形。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若更於大方之外,增四弧矢,如《周礼》衍羡之法,以证围径真旨,而方田少广诸章,其餘事耳。”
(8).或指弓形的高。 茅以昇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我国石拱,一般都是半圆形,如 卢沟桥 。但这个桥( 赵州桥 )的拱形却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因而拱顶在拱脚水平线上的高度,不是圆的半经,而是大大小于半经,这个高度叫做弧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