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乘流遇坎
 
遇坎乘流
 
流水坎止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列传〉~2228 ~
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又注引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典故  
井中蛙
    
坐蛙井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97~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29~
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國語辭典》:坎坷  拼音:kǎn kě
1.地不平,不好走。汉。扬雄 河东赋:「濊南巢之坎坷兮。」
2.比喻人潦倒不得志。如:「半生坎坷」。《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移坐就榻,告愬坎坷,词旨悲恻。」也作「埳轲」。
《漢語大詞典》:坎离(坎離)
(1).犹言铅汞、水火、阴阳。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2).坎、离本为周易的两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阴精;以“离女”借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 唐 吕岩 《百字碑》诗:“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度世》:“是黄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炉。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离为药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人之色身或有变坏,或值迟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净以了性命,则置鼎器,取坎离,以补完先天,然后静可修。谓之泥水金丹。”
《国语辞典》:坎壈  拼音:kǎn lǎn
不得志。《楚辞。刘向。九叹。怨思》:「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
《國語辭典》:坎坎  拼音:kǎn kǎn
1.击鼓声。《诗经。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2.伐木声。《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3.不安的样子。《易经。坎卦》:「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
4.空乏的样子。汉。扬雄《太玄经。穷》:「羹无糁,其腹坎坎。」
5.不平。唐。柳宗元吊屈原文〉:「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
6.高兴、欢喜。《尔雅。释训》:「坎坎、蹲蹲,喜也。」
《漢語大詞典》:坎止
谓遇险而止。 清 李霨 《舟发浦城》诗:“乘流怪浮生,坎止私愿毕。”参见“ 坎止流行 ”。
分類:遇险
《漢語大詞典》:坎止流行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 张晏 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宋 张矩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賸把、锦云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不能乐天知命,坎止流行,与万物同始终,亦其学之不至也。” 清 顾炎武 《复张廷尉书》:“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詒,坎止流行,元无固必。”
《漢語大詞典》:习坎(習坎)
(1).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高亨 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晋书·殷仲堪传》:“是以 李势 初平,割此三郡配隶 益州 ,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美中流之衝要,因习坎以守固。”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盖设嶮象存於习坎,而趋时患在於用常。”
(2).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遂来 长安 里,时卦转习坎。”
《漢語大詞典》:坎轲(坎軻)
坎坷。三国志·魏志·刘劭传“郎中令 河东 杜挚 等亦著文赋,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 挚 与 毌丘俭 乡里相亲,故为诗与 俭 ……其诗曰:‘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内容多半是,惟才子能怜这些风尘沦落的佳人,惟佳人能识坎轲不遇的才子,受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了佳偶。”
分類:坎坷
《漢語大詞典》:坎井
(1).亦作“ 埳井 ”。废井;浅井。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成玄英 疏:“埳井,犹浅井也。”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鼃,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此之谓也。”后汉书·杜笃传:“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李贤 注:“埳井喻小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鬼﹞或隐入坎井,人过乃徐徐出。”
(2).陷阱,井,通“ 阱 ”。喻艰难或险阻。陈书·江总姚察传论:“至於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室之记, 汲郡 、 孔堂 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师,搢绅以为準的。”《北史·隋纪下》:“又 沧海 道军,舟艫千里,高颿电逝,巨舰云飞。横断 沮江 ,逕造 平壤 。岛屿之望斯絶,坎井之路已穷。”
《國語辭典》:坎窞  拼音:kǎn dàn
地窖。《易经。坎卦。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分類:险境
《骈字类编》:得坎
贾谊鵩鸟赋见上。
《漢語大詞典》:坎德
《易·说卦》:“坎为水。”又《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坎德,指水就下的性质。因以喻君子谦卑的美德。 晋 木华 《海赋》:“旷哉坎德,卑以自居。”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在天成象, 咸池 属於 五潢 ;在地成形,沧海环於四瀆……大矣哉!坎德之为用也。” 唐 徐敞 《月映清淮流》诗:“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
《韵府拾遗 俭韵》:坎险(坎险)
周易折中集说:八卦乾健,坤顺,震动,艮止,离明,坎险,巽入,兑说。惟险非吉德,君子所不取,故以坎也。独以习坎为名。
《漢語大詞典》:坎鼓
《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坎,鼓声。后因以“坎鼓”指击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生魂神:“余尝与 许师正 同过 平江 ,夜宿村墅,闻村人坎鼓,羣集为赛神之会。”
分類:击鼓鼓声
《國語辭典》:井底之蛙  拼音:jǐng dǐ zhī wā
比喻见识浅薄的人。如:「此人有如井底之蛙,却还高谈阔论,实在好笑!」《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奥乎!」《红楼梦》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
分類:井蛙
《國語辭典》:井蛙  拼音:jǐng wā
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用以比喻见闻偏狭,识见短浅的人。宋。苏轼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漢語大詞典》:井底蛙
亦作“ 井底鼃 ”。 即井蛙。东观汉记·马援传:“ 子阳 井底鼃耳!” 明谢谠《四喜记·紫禁明扬》:“浅陋真如井底蛙。”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他们的所谓自由世界是井底蛙眼中的世界。”亦省作“ 井底 ”。 宋 曾巩 《贺克伏交阯表》:“唶海隅之昧俗,肆井底之狂谋。”参见“ 井蛙 ”。
分類:井蛙
《國語辭典》:井蛙  拼音:jǐng wā
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用以比喻见闻偏狭,识见短浅的人。宋。苏轼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漢語大詞典》:坎蛙
见“ 坎井之鼃 ”。
《國語辭典》:坎井之蛙  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后比喻见识浅薄的人。《荀子。正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漢語大詞典》:坐井蛙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语出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 谈天衍 。”
分類:见识短浅
《漢語大詞典》:蛙井喜
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后以“蛙井喜”喻识浅者的沾沾自喜。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
分類: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