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仇香印

相关人物
仇览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仇览〉~2479~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

例句

南陵暂掌仇香印,北阙终行贾谊书。 贾岛 送友人之南陵

典故
印如斗
  
黄金如斗
 
腰间金印
 
印大如斗
 
黄金斗大
 
黄金印如斗
 
金印斗大
 
印佩黄金斗
 
肘后黄金印
 
印如斗大
 
大印如斗
 
印垂金斗
 
印窠如斗
 
肘后黄金腰下印
 
垂斗章
 
斗大金章

相关人物
周顗
 
王敦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尤悔〉~899~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
《晋书》卷六十九〈周顗列传〉~853~
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例句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韩翃 送孙泼赴云中

典故 
鸿爪迹
    
鸿留爪
 
鸿爪雪
 
踏雪飞鸿
 
雪泥迹
 
东西鸿爪
 
飞鸿雪迹
    
此身应似去来鸿
 
鸿过雪
 
雪销鸿去
 

《苏轼诗集》卷三〈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典故
一言腰相印
 

《战国策》卷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87~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典故 
东昏宠
 
步莲
 
步金莲
 
步步莲
 
金莲步步
 
步生莲
  
黄金莲
 
踏金莲
 
佳人步
 
金莲舞
 
金莲影散
 
步衬潘娘
 
步试金莲
 
金试步
 
莲承步
 
潘妃步莲
 
前殿金莲
 
帖地黄金
 
稳步红莲
 
想故莲
 
凿地莲花
 
金花荐步
  
莲小承步
 
潘妃印中庭

相关人物
萧宝卷
 
潘妃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废帝东昏侯纪》
三年,殿内火,合夕便发,其时帝犹未还,宫内诸房閤已闭,内人不得出,外人又不敢辄开,比及开,死者相枕。领军将军王莹率众救火,太极殿得全。内外叫唤,声动天地。帝三更中方还,先至东宫,虑有乱,不敢便入,参觇审无异,乃归。其后出游,火又烧璿仪、曜灵等十馀殿及柏寝,北至华林,西至秘阁,三千馀间皆尽。左右赵鬼能读西京赋,云「柏梁既灾,建章是营」。于是大起诸殿,芳乐、芳德、仙华、大兴、含德、清曜、安寿等殿,又别为潘妃起神仙、永寿、玉寿三殿,皆匝饰以金璧。其玉寿中作飞仙帐,四面绣绮,窗间尽画神仙。又作七贤,皆以美女侍侧。凿金银为书字,灵兽、神禽、风云、华炬,为之玩饰。椽桷之端,悉垂铃佩。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枚,悉裁以钿笛。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外国寺佛面有光相,禅灵寺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潘妃殿饰。性急暴,所作便欲速成,造殿未施梁桷,便于地画之,唯须宏丽,不知精密。酷不别画,但取绚曜而已,故诸匠赖此得不用情。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简释

金莲:喻美人小脚,或喻美人仪态,亦指美人。唐李商隐《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例句

玉箸和妆裛,金莲逐步新。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齐宫合赠东昏宠,好步黄金菡萏花。 徐夤 新刺袜

安得金莲花,步步承罗袜。 李群玉 赠回雪

当时若遇东昏主,金叶莲花是此人。 罗虬 比红儿诗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韩偓 屐子

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韩偓 金陵

典故
孔愉放龟
 
龟酬孔
 
龟衔印

相关人物
孔愉


《晋书》卷七十八〈孔愉列传〉~205~
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愉尝行经馀不亭,见笼龟于路者,愉买而放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是,铸侯印,而印龟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告,愉乃悟,遂佩焉。
典故 
季子金
 
苏印
 
苏秦印
 
六印悬
 
苏秦六印
 
苏子印
 
佩印归
 
苏秦六国
 
季子多金
 
苏秦富贵
 
苏秦佩印归
 
何用多金
 
季子金多
 
金印六国
 
六国都丞相
   
苏公悬印
 
苏卿印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而君不任事,是以宾客游士莫敢自尽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君乃今复与士民相亲也,臣故敢进其愚虑。……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彊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例句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王铎 罢都统守镇滑州作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途穷。 秦韬玉 寄怀

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薛逢 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崔道融 过农家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杜牧 赠别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沈。 牟融 赠欧阳詹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高适 别王彻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黄滔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典故 
怀印
 
化金印
 
鹊衔金印
 
石印飞
 
喜鹊捧金印


《搜神记》卷九~70~
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

例句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岑参 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岑参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 岑参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三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 岑参 西河郡太守张夫人挽歌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 李峤

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 苏颋 咏礼部尚书庭后鹊

鹊印提新篆,龙泉夺晓霜。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典故
会稽章
 
买臣归
 
买臣富贵
 
买臣乡
 
露绶
 
会稽愚妇
 
会稽妇
 
翁子妻
 
怀绶朱公
 
买臣贵骨
 
向故乡怀印绶
 
买臣乘轺
 
买臣还乡
 
妻弃如遗

相关人物
朱买臣

参考典故
愚妇轻买臣


《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东越数反复,……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例句

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李绅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李频 及第后归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钱起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骆宾王 夕次旧吴

典故
印累累
 
金印累累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列传·石显〉~3727~
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
典故 
赵尧印

相关人物
周昌
 
赵尧


《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2678~
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人方与公谓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史赵尧,年虽少,然奇才也,君必异之,是且代君之位。」周昌笑曰;「尧年少,刀笔吏耳,何能至是乎!」居顷之,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却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彊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彊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彊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赵尧,曰:「无以易尧。」遂拜赵尧为御史大夫。尧亦前有军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封为江邑侯。

例句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

赵尧推印绶,句践与封疆。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赵尧宁易印,邓禹即分麾。 苏颋 钱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高适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典故
韦相积德
 
相印付玄成

相关人物
韦贤
 
韦玄成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
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例句

莫埋丞相印,留着付玄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积德韦丞相,通神张子房。 崔泰之 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典故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

例句

我叹黑头白,君看银印青。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之三

《國語辭典》:金印  拼音:jīn yìn
1.黄金铸成的印章,只有公卿贵人才能佩带。《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宋。陆游长歌行〉:「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2.犯人脸上的刺字。《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看张员外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水浒传》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铁叶团头护身枷钉了,脸上免不得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
《國語辭典》:印绶(印綬)  拼音:yìn shòu
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丝带。《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其后公孙述数出兵汉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绶授嚣。」《三国演义》第二回:「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
《国语辞典》:金印如斗  拼音:jīn yìn rú dǒu
比喻高官殊勋。唐。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迟子之献凯云台,奏事宣室,紫绶曳地,金印如斗。」
《漢語大詞典》:雪泥
(1).雪后泥路。 唐 李商隐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诗:“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宋 苏辙 《怀渑池寄子瞻兄》诗:“相携话别 郑原 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宋 陆游 《雪夜》诗之二:“村路雪泥人断行,佛灯一点絳纱明。”
(2).“雪泥鸿爪”的略语。 元 萨都剌 《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踪跡留雪泥,宇宙寄泡影。”《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引 清 周之桐 《和钮牧村元夕招饮即送赴皖上》:“江馆雪泥传彩笔,桃花红雨送春潮。”
分類:雪后
《國語辭典》:雪泥鸿爪(雪泥鴻爪)  拼音:xuě ní hóng zhǎo
鸿雁踏过雪泥遗留的爪痕。语本宋。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比喻往事所遗留的痕迹。清。黄宗羲〈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会侯许霜岩王献廷祝儿〉诗:「雪泥鸿爪知无定,相对那能不黯然。」也作「飞鸿踏雪」、「飞鸿雪爪」、「飞鸿印雪」。
《漢語大詞典》:鸿雪踪(鴻雪蹤)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復计东西。”后因以“鸿雪踪”比喻往事的痕迹。 元 柳贯 《自勘居士所作诗题其后》诗:“唯应未断綺语业,岂意更留鸿雪踪。” 清 黄景仁 《宿练潭用王文成韵》:“落落鸿雪踪,搜剔待来彦。”参见“ 鸿爪 ”。
分類:往事痕迹
《國語辭典》:鸿爪(鴻爪)  拼音:hóng zhǎo
比喻往事的痕迹。参见「雪泥鸿爪」条。元。柳贯大雪戏咏〉诗:「践迹嗔鸿爪,全生愧马蹄。」
《漢語大詞典》:鸿泥(鴻泥)
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的痕迹。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序》:“足跡所到,略志鸿泥,以备遗忘,不可谓之閲歷也。”随园诗话卷十引 清 浦柳愚 诗:“谁能鹤髮六千里,来证鸿泥五十秋。”《恨海》第三回:“紫竹林无处访鸿泥,八百户暂时驻芳趾。”参见“ 鸿爪 ”。
《國語辭典》:鸿爪(鴻爪)  拼音:hóng zhǎo
比喻往事的痕迹。参见「雪泥鸿爪」条。元。柳贯大雪戏咏〉诗:「践迹嗔鸿爪,全生愧马蹄。」
《漢語大詞典》:泥鸿(泥鴻)
“雪泥鸿爪”的略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明 唐寅 《题画陶穀》诗:“信宿因缘逆旅中,短词聊尔识泥鸿。”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旌召》:“惟愿念故国的泥鸿,望他情意转。”参见“ 雪泥鸿爪 ”。
《國語辭典》:雪泥鸿爪(雪泥鴻爪)  拼音:xuě ní hóng zhǎo
鸿雁踏过雪泥遗留的爪痕。语本宋。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比喻往事所遗留的痕迹。清。黄宗羲〈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会侯许霜岩王献廷祝儿〉诗:「雪泥鸿爪知无定,相对那能不黯然。」也作「飞鸿踏雪」、「飞鸿雪爪」、「飞鸿印雪」。
《国语辞典》:飞鸿踏雪(飞鸿踏雪)  拼音:fēi hóng tà xuě
比喻往事所遗留的痕迹。参见「雪泥鸿爪」条。
《國語辭典》:飞鸿印雪(飛鴻印雪)  拼音:fēi hóng yìn xuě
比喻往事所遗留的痕迹。参见「雪泥鸿爪」条。明。宋濂〈大天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生死去来兮不碍真圆,飞鸿印雪兮爪趾宛然。」
《國語辭典》:飞鸿雪爪(飛鴻雪爪)  拼音:fēi hóng xuě zhǎo
鸿雁踏过雪泥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所遗留的痕迹。清。陈维崧风入松。当年结夏〉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國語辭典》:飞鸿印雪(飛鴻印雪)  拼音:fēi hóng yìn xuě
比喻往事所遗留的痕迹。参见「雪泥鸿爪」条。明。宋濂〈大天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生死去来兮不碍真圆,飞鸿印雪兮爪趾宛然。」
《漢語大詞典》:抵掌
(1).击掌。指人在谈话中的高兴神情。亦因指快谈。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见説 赵王 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史记·滑稽列传:“﹝ 优孟 ﹞即为 孙叔敖 衣冠,抵掌谈语。” 裴駰 集解引 张载 曰:“谈説之容则也。” 唐 韩愈 《送穷文》:“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八:“学问同献酬,风俗同抵掌。” 康有为 《六哀诗》之二:“足迹徧西域,抵掌好谈兵。”
(2).指掌。《梁书·王僧孺传》:“ 甘泉 遗仪, 南宫 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然生行周业茂,于人无媿,将见受乡老荐取太常,第犹抵掌尔。”
《國語辭典》:金莲(金蓮)  拼音:jīn lián
形容妇女的纤细小脚或步态轻盈。参见「潘妃金莲」条。宋。刘过 沁园春。洛浦凌波词:「忆金莲移换,文鸳得侣,绣茵催衮,舞凤轻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漢語大詞典》:金莲华炬(金蓮華炬)
金饰莲花形灯炬。新唐书·令狐綯传:“﹝ 綯 ﹞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后用以形容天子对臣子的特殊礼遇。亦作“ 金莲花炬 ”。 清 杨潮观 《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闕恩光。”亦省称“ 金莲炬 ”、“ 金莲 ”。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词:“看君稳步过花甎。归院引金莲。” 金 陈庾 《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邹太和 学士云:‘……才子扫眉宜赤管,洞房停烛有金莲。’”
《国语辞典》:潘妃步  拼音:pān fēi bù
形容妇女婀娜多姿的步态。参见「潘妃金莲」条。《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潘妃步,朵朵莲花。」
《國語辭典》:莲步(蓮步)  拼音:lián bù
指女子婀娜多姿的步履。参见「潘妃金莲」条。宋。孔平仲 观舞诗:「云鬟应节低,莲步随歌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正轻移莲步走进门来,道元目不转睛看上看下。」
《漢語大詞典》:六印
(1).谓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賑而封。” 唐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 洛阳 苏季子 ,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金 元好问 《天门引》:“丈夫何意作 苏秦 ,六印才堪警儿女。”
(2).六将军印。史记·封禅书:“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司马贞 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也。”
(3). 唐 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唐 杜甫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杜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印印尾侧。二岁以飞字印印左髀膊。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飞字印,外又有风字印。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赐、配者不在数耳。”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将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习尚。」
《漢語大詞典》:黄金印
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 高祖 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 汉 独为置丞相,黄金印。” 唐 李白 《别内赴徵》诗之二:“归时儻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 不下机。” 明 吴阳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惨淡黄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國語辭典》:鹊印(鵲印)  拼音:què yìn
汉代张颢击破山鹊化成的石头,而得到金印的故事。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九。后遂以鹊印代表印章。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鹊印蝉簪,金社发公侯之始。」
《漢語大詞典》:鹊石(鵲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常山 张颢 ,为 梁州 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 顥 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顥 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 汝南 樊衡夷 上言:‘ 尧 舜 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復置。’ 顥 后官至太尉。”遂以“鹊石”为官员应天命升迁的典实。 明 张煌言 《寿安福伯邓如磐》诗:“鹊石文垂早建牙,归来长啸饵丹砂。”
《漢語大詞典》:弄印
史记·张丞相列传:“ 高祖 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 赵尧 曰:‘无以易 尧 。’遂拜 赵尧 为御史大夫。”后因称任命御史大夫为“弄印”。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旧唐书·尹思贞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
《漢語大詞典》:银印(銀印)
银质的官印。史记·南越列传:“於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 吕嘉 银印。” 唐 杜甫 《酬薛判官见赠》诗:“我嘆黑头白,君看银印青。”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所掌银印龟纽、藏於内府。”参见“ 银印青綬 ”。
分類:银印官印
《漢語大詞典》:银印青绶(銀印青綬)
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 秦 汉 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茂陵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亦省作“ 银青 ”。 唐 高适 《遇冲和先生》:“三命謁金殿,一言拜银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官制:光禄大夫转银青,银青转金紫,金紫转特进。”
《漢語大詞典》:银章(銀章)
银印。其文曰章。 汉 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 隋 唐 以后官不佩印,只有随身鱼袋。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亦简称银章。 唐 陈子昂 《为司刑袁卿让官表》:“復蒙璽誥之荣,骤綰银章之贵。”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元仁宗 时,詔 云山禪师 以荣禄大夫大司空,佩一品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