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对“迹”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披开豹雾寻陈迹,扫尽蛛尘看旧题。 南宋·范成大 王季海秘监再赋成园复次韵
- 追思往事惊陈迹,欲和长言怯巨题。 北宋·苏颂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首 其一
- 虚堂不复瞻遗迹,败壁才容觅旧题。 宋·蒋璨 过冲寂观 其二
- 散策寻遗迹,披尘识旧题。 宋·林季仲 陪枢密诸丈游赤松迫于还城阻为宝峰之集情见于诗
- 精庐千古迹,乐石两公题。 南宋·曾丰 至榕溪阁览黄
- 不嫌麋鹿添深迹,祗恐芭蕉失旧题。 元末明初·唐桂芳 闻雪中仲修诸公谒国良大尹时余有海宁之役不偕兹会明日彦冲下访始知其故再用奉仲修西字韵以发一笑 其二
- 旧题粉蘖多藏雨,陈迹苍苔又带烟。 元末明初·李穑 送全罗郑廉使 其三
- 茂迹镌丰矿,华题照旭暾。 元·张仲深 挽大嵩潘子明
- 人间散合留高迹,壁上风云护旧题。 明·李梦阳 夏日上方寺追念旧游寄平阳王守前御史
- 地尽日南同削迹,天环夷徼杂雕题。 南明·屈士煌 登龙门岛
- 真迹爱从苔刻认,旧题多是野僧持。 明·王慎中 和李司业懋钦登庐山石耳峰读空同先生之诗作
- 香台草长迷行迹,竹院苔深漫石题。 明·史鉴 游鹤林寺
- 石羊剥落留遗迹,碑阁荒凉认旧题。 明·成伣 与兼善偕往先庙 其一
- 屏满诗题饶盛美,石留仙迹尚余芬。 明·胡有恒 登黄鹤楼
- 䲭夷旧迹馀三泖,太白新题重九华。 明·程敏政 有感次高夏官克明韵二首 其二
- 不见仙人迹,空传过客题。 明末清初·徐石麒 池口有怀
- 行迹馀芳草,留题觅古苔。 明·李之世 林阳仲携诸子月夜过访余走逆城南不值赋此寄之
- 宦迹今应泯,诗题亦偶然。 明·林光 平湖孙吉夫尹旌德朝觐入京投诗见赠依韵奉答四首 其三
- 欧苏题未泯,李谢迹皆仙。 明·祁顺 游庐山开先寺和陈宪长韵
- 名题蕉叶遍,履迹径苔深。 明·谢缙 秋日答沈大本见寄
- 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 明·唐之淳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 落叶应埋迹,苍苔已蚀题。 明·林亿龄 送光州牧李大立明府 其二
- 政欲品题无尔上,果谁踪迹到吾前。 清·赵冕镐 隐仙洞
- 图书集古题堪续,苔藓成文迹已陈。 清·刘绎 欧阳筱屏同年得文忠公《泷冈阡表》,以诗见答,依韵和之 其二
- 胜迹每劳青嶂梦,旧题自拂碧纱尘。 清·吴陈勋 次袁子才诗韵 其一
- 旧迹玉桥长数里,新题金额壮千秋。 清·存华 涿州桥
- 藐姑疑接神人迹,僧寺来寻旧日题。 清·刘沄 偕友人登虎山观音堆眺望
- 几度诗题周八柱,此间心迹信双清。 清·弘历 半璧店行宫作
- 梦觉金源成故迹,声腾玉署艳新题。 清·弘历 玉瓮为金元旧物嗣沦没古刹中以贮菜齑后购得仍于承光殿前为起一小亭置之并命内廷翰林等各赋一诗即刻于楹柱偶幸承光殿复成是篇
- 前代榜题传万历,今年游迹忽重来。 清·谭瑞 华严洞用王文成先生元韵
- 旧题漫没荒祠在,陈迹销沉腐草多。 清·彭孙遹 己卯九日登秦驻山
- 累年履迹移危石,昨日诗题欠病翁。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樊山散原实甫游徐园有诗讯病答之
- 旧迹传唐碣,新题焕古林。 清·弘历 重修戒台成是日路便拈香再叠癸酉韵
- 砌苔行处迹,窗竹昔年题。 清·李宪乔 再过钟氏园感怀
- 化国多神迹,雕楹焕宝题。 清·弘历 北台眺望恭依皇祖元韵 其二
- 古迹丹书在,新题翠壁悬。 清·崔锡鼎 玉溜泉。次书状宋玉汝韵 其一
- 三贤遗迹渺,乙未旧题标。 清·何绍基 与玉山泊宝带桥登乙未亭作
- 履迹栖苔径,诗题寄石台。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寄题高氏园林二首 其二
- 近缘披旧迹,乃识有前题。 清·弘历 乐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