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对“笔”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我愧元城题品重,君能楚些笔锋铦。 南宋·周必大 庐陵主簿李子贤东顷示长笺用刘元城主簿可教事去秋复惠楚词皆未果答今代还索言老谬勿哂
- 只为忠诚珍柳笔,多因节义重颜题。 南宋·徐鹿卿 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二
- 从来考古难题处,直到名流下笔亲。 宋·杨长孺 跋兰亭考
- 微物偶因题志重,铅华留借笔锋濡。 元·王恽 未央砚为赵明叔赋
- 宋刻梁文江令笔,龙蟠龟戴上元题。 明·祝允明 宿摄山栖霞寺三首 其二
- 笔陈横斜风雨作,题缄深密鬼神疑。 明·邓林 弥封
- 琅函宝箓皇人笔,玉检丹经外史题。 明·袁华 送刘鍊师还龙虎兼简祝洞天周白士
- 戏鹄璇题悬日月,行骢䌽笔满溪山。 明末清初·张萱 小集大忠祠议复五先生南园旧社呈直指虞石王公得十五删二冬 其一
-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 明·陈大纶 雁字 其四
- 铜台七子分题和,铁限千文纵笔临。 明末清初·阎尔梅 沈绎堂应制弘德殿以诗志之
- 屡握脩书笔,频分应制题。 明·李昌祺 王侍读汝嘉挽诗 其二
- 石栏凭欠笔,茶叶坐难题。 明·卢守慎 独游三圣洞 其四
- 借题将有述,染笔愧难宣。 清·袁枚 赠希裴观察四十韵
- 最难著笔狮林画,尚未留题寒碧庐。 晚清·许传霈 九月二十五日去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