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对“味”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唐末至五代·齐己 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
  • 品题可配荔枝谱,风味能忘庄舄吟。 宋·饶节 次韵
  • 欲将千颗封题去,无那三朝色味移。 宋·李纲 以蜜渍荔枝寄远
  • 松竹森然真有味,衣冠整饬不须题。 宋末元初·方凤 述志
  • 此会屠苏浓味薄,谁家桃板旧题新。 元末明初·郭钰 丁酉元日
  • 往日品题无客和,先春滋味向谁誇。 明·徐溥 僧舍尝茶
  • 已检般包收海味,更披佳什放吟题。 明·郑士龙 谢子序和诗并寄海味
  • 寒庐幽味全亏雨,野处诗题半属僧。 清·杭世骏 漫与 其三
  • 飞阁留题古,华筵韵味长。 清·安高发 过故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