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对“同”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 南宋·陈允平 僧房薜荔
- 附尾初无意,同尘半强颜。 宋·林季仲 感兴
- 遣兴与谁同酒盏,相思无处附诗筒。 金·庞铸 怀友
- 德骥曾思附,仙舟偶未同。 元·刘濩 赠臧鲁山廉访
- 此日银台蝇附尾,十年乌府骥同槽。 明·柳梦寅 哭李刚仲令公
- 未须名附青云显,祗觉心同白日留。 明末清初·张煌言 感遇三首 其三
- 谁附崇儒选,才同谪宦论。 明·殷奎 九月廿三日江行回望乡国不胜悲恋
- 愿附扶鹏翼,欣同贺燕諵。 明·李之世 奉送姚瀛翁座师应召还朝得三十韵
- 迎銮许附群工觐,刷羽真同独鹤盘。 清·蒋士铨 靳大千哀词 其二
- 高绝声华香茗附,等閒出处素兰同。 晚清·丘逢甲 水仙花诗奉家君命作 其二
- 入山窃附逃名志,傍郭还同远害心。 明末清初·钱澄之 刘泰斋初度同二鸿即席 其三
- 飞蝇幸附追风骥,喣沫还同涸辙鱼。 清·崔锡鼎 敬次正使相公韵
- 禁直芜词容附缀,林栖健笔快同伸。 清·弘历 重刻淳化阁帖颁赐群臣联句
- 频附音书烦北海,曾同忧患忆南阳。 清·林则徐 乙巳子月六日伊吾旅次被命回京以四五品京堂用纪恩述怀 其四
- 相看文物同周孑,愧说衣冠附洛英。 清末至民国·夏孙桐 辛未孟秋既望傅沅叔大会翰林前后辈于藏园绘图曰蓬山话旧余因病未至座中四十一人题名注籍凡十八行省吴人仅居其一感赋
- 本同知共朔,众附兆归王。 清·吴绮 瑞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