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对“川”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初唐·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
- 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唐·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 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 续唐至宋初·刘兼 再见从弟舍人
- 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 初唐·杜审言 春日怀归
-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唐·武平一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 憔悴敢忘双阙路,淹迟遍看两川山。 南宋·陆游 雪晴行益昌道中颇有春意
- 丹阙凤皇去,清川鸿雁回。 北宋·梅尧臣 同希深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亲联句
- 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北宋·司马光 送王太祝知伊阙
- 东川却指旧游处,北阙犹萦旅梦间。 北宋·孔武仲 送郑无欲改官知合江县二首 其二
- 地阔山川围白日,天低观阙近浮云。 北宋·张耒 同荣子邕登石家寺阁
- 重新观阙青冥外,依旧山川王气中。 南宋·李洪 送子都兄赴建康粮料三首 其二
- 瑶池宫阙连天迥,琼圃山川特地宽。 南宋·廖行之 江楼雪望
- 终焉还魏阙,聊尔驻荆川。 南宋·陈渊 陈漕生辰
- 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 元·张翥 辛巳二月朔登悯忠阁
- 万里山川环拱抱,九天宫阙起参差。 元·张翥 早发潞阳驿
- 玄都宫阙连霄汉,故国山川入梦思。 元·陈思济 寄沁州玄都观张汉卿
- 山川此日无铜界,城阙当年满玉珂。 明末清初·屈大均 登阅江楼有感 其一
- 匡庐雨过晴川阔,韶石云开玉阙尊。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十生日在九江舟中五十又一生日在韶州舟中有赋
- 欲看金阙参差影,共泛晴川汗漫舟。 明末清初·释函是 丁未元日与诸衲泛舟江上
- 汉阳城阙唯灰烬,岭表山川尚鼓𥀷。 明·柳思规 雨中有感
- 瑞霱半笼双阙耸,画桥高跨一川横。 明·郑士龙 发北京
- 遥瞻城阙疑天上,转眄山川似画中。 明·许𥛚 望汉城
- 雪苑寒云梁殿阙,朱仙父老宋山川。 明末清初·彭而述 王似鹤按察之中州
- 济川似见南溟楫,怀阙偏依北斗城。 明·黄佐 春日登玄览台偶成
- 近配轘辕称四阙,遥从洛汭汇山川。 明末清初·阎尔梅 游伊阙山
- 晓趍凤阙辞青琐,归去螺川买尽船。 明·曹义 送阴阳官归江西
- 山川漫汗疑连缟,城阙玲珑拟截肪。 明·金幼孜 瑞雪应制诗
- 䌽云宫阙天中起,红日山川掌上开。 明·夏原吉 游径山
- 千里山川鲸海岛,五云宫阙凤阳城。 明·郑真 用韵寄王汉章三首 其二
- 射鹿未消漳阙泪,惊鸿犹赋洛川尘。 明末清初·吴殳 洛神
- 庙阙非前代,山川叹远征。 明末清初·阎修龄 走别张文峙、杜于皇、苍略,因登鸡鸣山
- 宫阙余寒照,山川尽劫灰。 明末清初·曾灿 出都次芦沟桥
- 入京心象阙,别国思山川。 明·黄省曾 送李侍御北上一首
- 默默辞燕阙,悠悠望剑川。 明·薛蕙 庚辰八月谢病南归奉寄王浚川先生三十韵
- 山川纷楚望,城阙动秋哀。 明·徐祯卿 九日期登大慈恩寺阁不果寄献吉
- 春星低观阙,晴雪映山川。 明·储巏 怀旧何处观灯好四首 其一
- 睿鉴分天阙,神旗指泗川。 明·河演 辛参判体察于泗川。赵承旨有送别诗。和之
- 徒云离殿阙,犹得览山川。 明·沈鍊 送别南衡童侍御二首 其一
- 但捧心肝朝北阙,且留面目见东川。 清·张问陶 濒行和顾文
- 泰封宫阙悲衰草,百济山川欲白头。 清·朴世堂 送徐参奉南还
- 共喜捷音来玉阙,何殊俘虏自金川。 清·弘历 二月十四日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奏报金川番酋莎罗奔狼卡携其徒丑相率随提督岳钟琪以二月初五日亲诣军门筑坛纳款匍匐稽颡永矢归诚经略大学士升帐受降开诚抚谕远近番汉官兵观者数万众靡不欢呼忭舞肤功克奏边境敉宁露布驿闻喜而有作
- 志节淩霜飘玉阙,精忠贯日映金川。 清·方中选 恭挽恩恤道四川崇庆州牧常老先生 其一
- 向阙迟眠金雁驿,留川间赋石犀行。 清·梅曾亮 怀余小坡
- 城阙深春丛虎豹,山川故国满蒿莱。 清·周馨桂 咏怀
- 直以朴忠酬北阙,兼持威惠镇西川。 清·何绍基 寄怀乐彦亭将军
- 九门城阙龙初蛰,六诏山川鹤在阴。 清末·许南英 送张杜鹃从军云南 其一
- 左阙雕镌访,西川驿路过。 清·翁方纲 赠郭萼楼
- 别有山川同醒醉,乍堪城阙上歌讴。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七月十四夜携诸子十七柳亭看月
- 明灭灯光浮玉阙,万千星影曳银川。 近现代·张鳦生 吴江夜作
- 西川花落添新恨,北阙云深锁宿愁。 当代·陈仁德 书感仍用启宇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