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足”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 唐·牟融 送友人
- 彦伦北谷重归去,安石东山足旧欢。 北宋·李觏 和屯田陈丈寄唐休次韵
- 伟人落落难重见,馀子纷纷未足誇。 宋末元初·王柏 送赵书记二首 其二
- 檄书重此役,诗卷足平生。 南宋·赵蕃 早过桐江与峡江甚近也
- 耆旧于今足尘土,典型留此重家山。 元·程钜夫 赠汪郎中
- 湖山近日重来鹤,池馆于今足吠蛙。 元·张雨 次韵寄荅云门断江禅师
- 猗兰重制曲,萱草足忘忧。 元末明初·谢应芳 送虞长史归闽中
- 身方自在重茅屋,家未全贫足芋田。 明·谢迁 雨后再过山庄述怀呈雪湖六首 其四
- 公来寇退初欢足,寇退公归转恨重。 明·王天性 代和小洲客邸书怀
- 白岳何方重示迹,黄山随地足安禅。 明·胡应麟 秀上人自永嘉过谒乞余言绍介汪司马公将以是秋驻锡黄山白岳间赋赠
- 快睹南游足,奇峦北望重。 明·高尚颜 登头流山天王峰 其一
- 肉残无足食,骨碎可重磨。 明末清初·释函可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六
- 三冬足用时非暮,万卷重开笔有神。 清·蒋士铨 九月初六日书慰钟介伯秀才 其一
- 旧日行宫重脩葺,暮春曲水足追陪。 清·弘历 至泉林二首 其二
- 目极重更须远上,胸非足信枉新登。 当代·幻庐 九日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