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贫”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如愁翠黛应堪重,买笑黄金莫诉贫。 唐·白居易 慕巢尚书书云室人欲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以诗相报因而和之
- 立朝鸣佩重,归宅典衣贫。 唐末·郑谷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
-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中唐·杨巨源 送李舍人归兰陵里
- 墨家何以得公重,诗债又来欺我贫。 南宋·杨万里 和昌英主簿叔求潘墨
- 归船载画重,清俸买书贫。 南宋·刘克庄 送林知录
- 父母家贫容不得,君王恩重死难忘。 南宋·陆壑 杨柳
- 病重刀圭难作效,家贫衾含不如仪。 南宋·许棐 挽吴春伯
- 百担有书行李重,千金无产橐中贫。 南宋·陈俊卿 哭林艾轩
- 百里昔犹重,先生岂不贫。 北宋·陈舜俞 彭泽县
- 客君徒得重,爱我不言贫。 南宋·赵蕃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 其二
- 处己自难贫且贱,待人谁不重兼周。 元末明初·李穑 自咏 其二
- 稷下遗言宁友重,济南名士得儿贫。 明·王世贞 余将梓于鳞集适殿卿左史贻书见慰因及此君身后怆尔作答兼呈殷相公
- 名是乌衣重,才堪犊鼻贫。 明末清初·龚鼎孳 同伯紫甫草饮侯仲衡斋中即席赠同人四首 其三 侯彦明
- 地从诸父重,性似外家贫。 明末清初·吴伟业 赠钱受明
- 道在青山原自重,家环绿水未为贫。 明·林熙春 喜黄左相君瑞归自上党
- 食贫敢道婴饥渴,恩重犹欣免负担。 明·李春英 客中记事三十韵
- 杨雄初荐时名重,苏季羞归蔽屩贫。 明·秦延照 表兄杨子修宴集
- 道在匡山原自重,学明文水未为贫。 明·林熙春 寿总宪邹南皋先生
- 谊行远增乡国重,清风宁虑子孙贫。 明·祁顺 仆居京时与少司寇泰和曾公为邻尝作诗送其归老兹仆出参江右而公和原韵见示因酬一律以纪旧情而申今好云
- 地称根本由来重,户切铢求最易贫。 明·王弼 送赵子厚宰上元
- 施药不分贫与富,酬金肯计重和轻。 明·曹义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 百年谁识纲常重,万里人甘道义贫。 明·张天赋 登重驿亭次余寒谷韵
- 居贫馀岂弟,望重极抠趋。 明·康海 奉寿东原先生
- 江山原自重,菽水未为贫。 明·林熙春 乙巳五十四儿辈请举觞弗许乃老父慰以温词内有迁臣旧价贺客新诗及弧矢韦弦之语演成五言近体四首兼致祝私 其四
- 道重浮名薄,官贫素节优。 明·祁顺 送刘仁甫省亲还蜀
- 吟囊偏觉重,行李共知贫。 明·张弼 次叶太守郡斋述怀韵
- 水墨今谁重,云泉我共贫。 明·王恭 怀画史林景时 其一
- 家贫空作计,赋重转添愁。 明末清初·方维仪 独归故阁思母太恭人
- 重九已拌风里过,贫餐犹得夕时陪。 清·宋湘 黄鱼门以诗介菊见饷戏答
- 累重怜予登第晚,家贫误汝读书迟。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哭仲义弟 其一
- 官卑名愈重,道在仕犹贫。 清末民国初·裴景福 吴昌硕以缶庐诗刻见寄赋答
- 清议共推当世重,高怀能乐在家贫。 现当代·周学藩 煦本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