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第”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唐·元结 橘井
- 按察名高推第一,别离春晚过重三。 明·李埈 送尹可晦按岭中
- 春风淑节重三日,国士瑰姿第一英。 明末清初·李安讷 留赠明宇萧知县
- 却趁重三节,仍尝第一泉。 明·具思孟 上院寺
- 六朝花草重三日,四海文章第一楼。 清·吴绮 偕徐健庵同年李武曾姜西铭陈其年暨家志伊并长儿过访毛黼季汲古阁赋赠
- 醽醁又倾重五节,琵琶初试第三声。 晚清·李慈铭 闰端阳节沪上遇王扬廷县令观光邀同钟慎斋孝廉观豫饮夷场酒楼复同听汪翠娘歌
- 良辰已届重三节,诸子兼居第一流。 晚清·章简 上巳前一日偕同人游惠山舟次口占
- 家在第三峰下住,孙于重五日间生。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咏古诗五十八首同樊山作 其二十四 王猛
- 争知风雨重阳节,得上蓬莱第一山。 现当代·张采庵 九日登大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