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烦”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汉朝八使烦敦遣,周室三公重燮调。 北宋·赵抃 次韵周源屯田祷雨二首 其二
- 雀可罗时烦宠顾,鸢尝跕处重经过。 宋·胡寅 示程生二首 其一
- 森罗牢礼重,灭裂俗仪烦。 北宋·司马光 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北宋·刘敞 送孙之翰知陜府
- 增重依莲幕,尤烦借箸筹。 南宋·王阮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 官烦南郡佐,礼重北城迎。 元·范梈 送云知事赴余杭
- 珍重开华席,频烦劝兕觥。 元·陈高 同诸友游宴丰山
- 至尊烦轸念,当宁重垂询。 元末明初·王祎 十月一日得南京音信喜而有作
- 如子自无烦富贵,旁人未免重科名。 明末·钟惺 寄谭友夏复招之
- 高僧夏腊何烦计,前辈风流可重论。 明·王世贞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 其二
- 频烦药物酬多病,郑重舟航动老年。 明·沈周 送韩克赞
- 分符望重诸侯伯,参政官烦给舍郎。 明·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
- 尺素分司烦问讯,一缄毡帽重襜褕。 明·郑士龙 谢开城闵经历耆伯寄毡帽
- 制阃分忧权自重,观风问俗任殊烦。 明·朴承任 送李远期先生忠清都事。排律
- 小技盛朝烦记忆,圣心荒服重关防。 明末清初·李安讷 赐祭诏使之来也。迎接都监启差制述官。上以边封为虞。特命勿召。谨赋长律一首。用述鄙怀。时万历三十七年岁在己酉暮春上旬
- 天宠频烦增位秩,华人珍重共嗟咨。 明·李荇 书李和宗诗轴。用邵奎韵
- 墨缞烦视事,华衮重留卿。 清初·查慎行 闻制府满凫山同年恢复台湾郡县驰诗遥贺五十韵
- 径欲绝秦烦吕相,更因存赵重程婴。 清末至民国·胡汉民 敬翁见和三月一日诗,迩来消息益恶,因再用城字韵寄之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