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春”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 唐·朱庆馀 上宣州沈大夫
- 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 南宋·李昴英 用人韵送梅纠梁现
- 玉蕴西山重,花开南浦春。 南宋·释慧空 雪堂仍旧老师和予送可师新字韵见招复作五首寄之兼呈无證 其一
- 晓风低拥霞窠重,晴日浓熏雾气春。 元·刘诜 和友人牡丹
- 月露冷团金带重,天风香泛玉堂春。 明·文徵明 禁中芍药
- 重阳未至菊先放,春色争妍杏亦花。 明·林光 九月七日别墅池亭小酌
- 风花春正好,樽俎重相违。 明·章熙 送陈六溪之江右皋
- 鹤发三春草,龙颜九重天。 明末清初·权諰 金监司挽 其二
- 吴山从此重,燕谷镇常春。 明·王鏊 吴文定公挽词
- 位兼名并重,时与物皆春。 清初·查慎行 商丘宋冢宰八十寿宴诗
- 科名两淮重,丝竹一生春。 清·袁枚 不见程南陂比部投诗而归
- 乱时须重典,雪后要春风。 清·袁枚 上渤海相公二十韵
- 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 清·弘历 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
- 畿辅最关天下重,风沙愁度客中春。 清末民国初·吴庆坻 津门
- 花积重岩重,人閒春事多。 清初·释今无 春晴郊行 其一
- 献赋渊云鸾省重,赓吟岑杜凤池春。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孙师郑吏部由京师寄所刊文集并附诗三章见赠次韵却寄 其一
- 去年重九诗应忆,今日春明梦已醒。 清末至民国·黄浚 纕蘅枉诗见及因念去年九日同游江亭余诗若有先觉遂复和之并述琼岛晨行所感
- 傍路闲花得春气,埋坑万姓闭重泉。 当代·刘雄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