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接”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 唐·姚合 送狄尚书镇太原
- 江烟浦树悲重叠,楚水闽山喜接连。 南宋·朱熹 山行两日至金步复见平川行夷路计程七日可到家矣
- 勇健无人先接淅,滞留愧我说重盟。 北宋·苏过 次韵韩华国相约游嵩少
- 三人衣钵清名接,累世簪缨庆事重。 南宋·楼钥 寄题延平范氏六桂堂
- 契分元重复,封疆互接连。 南宋·周必大 胡元之提刑寺丞迂涂相过宠示二诗次韵为谢兼简赵再可经略张君量运使 其一
- 壁断烟松接,岩虚乳穴重。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七星岩下作 其三
- 频颁圣诏荣三接,未觉君门隔九重。 明末清初·李景奭 次张天使太平楼韵
- 喜有王乔重焕舄,更逢叶令接芳尘。 明·李之标 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 其一
- 东挹扶桑沧海接,西招天竺翠微重。 明·游朴 同马水部蒋农部吴山晚眺
- 溪头薄雨流相接,道上幽花落更重。 明·王云凤 泌阳道中
- 朝端接迹曾班鹭,门外重湖旧姓鸳。 明·朱存理 寄吕太常
- 地近九重通□□,日倾三接被恩私。 明·李承召 凤池
- 岷峨西北山重叠,吴蜀东南水接连。 明·薛瑄 与李都宪锦江泛舟
- 浩渺川重复,萧森树接连。 明·金麟厚 夜坐。怀吉元,士重
- 本原重粳稻,今颇接青黄。 清·弘历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报麦收七分有馀诗以志事
- 飘渺层峦接,盘回曲径重。 清·胤禛 热河闲咏七首 其一
- 思老三接近,仙诏九重颁。 民国·陈毓瑞 辛丑冬月十七日朝廷接驾咏五言一律以志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