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思”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 唐·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 正与嘉宾思共醉,不须芳物重相催。 北宋·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
- 谈麈追思挥玉色,送篇珍重发金声。 北宋·韦骧 和答韩循之送行诗
- 故人行行重作别,倦云悠悠思定居。 南宋·赵蕃 晚春呈全真
- 千里关山思召伯,十年海内重皋陶。 南宋·李大同 蔡谟公归田赠别
- 道并湖山重,民深雨露思。 南宋·释宝昙 吴知府挽诗三首 其二
- 江湖一老重,州里百年思。 宋末元初·陆文圭 挽吴野堂
- 尹郊思孝友,枚卜重询谋。 金·麻玉节 读尚书三十韵
- 拙似君苗思毁砚,老逢钟子重留弦。 明·王世贞 徐茂吴司理解事之后三辱过存投赠新诗迥绝辈流泛澜众体逾自斐然庶几不孤黄梅授衣之托矣聊报四章以志区区 其四
- 袖中珍重三年札,静处寻思半字无。 明末清初·成鹫 春日寄本师
- 论思玉署浑馀事,倚重金汤出异恩。 明末清初·姜柏年 李留守挽
- 晓拜枫宸思论对,昼游梓里重含情。 明·卢龙云 送刘比部入贺千秋便道归霸州兼寄怀诸旧游
- 缒城伟绩千年重,食邑殊恩异代思。 明·王原校 谒李忠简公祠
- 大将此时思剧孟,故人从古重任安。 明·黎民表 答方景武
- 何必拾遗思汉汲,且看明允重虞皋。 明·卢龙云 送王君聘明府迁比部
- 黉舍威声思按察,玉堂丰采重司徒。 明·程敏政 送户部石宗海员外赴四川提学佥事宗海予同年尝为翰林庶吉士
- 良妻内行思贤守,孝妇佳名重史臣。 明·童轩 挽李恭人
- 当代求贤思治理,昔人作县重循良。 明·金幼孜 赠石彦诚之官徐闻
- 鄙吝思常见,才猷重夙储。 明·潘希曾 叠前韵留别毛太卿二首 其二
- 懿亲思鲁卫,洪业重高光。 明·方孝孺 次危纪善五十韵倍成千字献蜀王
- 荐引思严助,遨游重陆机。 明末清初·毛奇龄 送任生北游
- 万事惟珍重,一心可再思。 明末清初·王邦畿 再送王麓曾
- 庙食思封券,河防重玺书。 明末清初·顾炎武 清江浦
- 风尘一诺重,湖海十年思。 明·区大相 柬张太仆质卿
- 汉主思疏广,唐朝重孔戣。 明·成三问 送崔直提学归田
- 图存思亶父,开国重公刘。 明·陆容 邠宁书事
- 位卑名德重,世远士民思。 明·严嵩 卢溪谒周元公祠
- 汉武思神骥,燕昭重駃騠。 明·王恭 送人奉使市马
- 人皆思往哲,天亦重孤花。 清·袁枚 崇安署中观清献梅
- 胜日诗筵思薛复,当时太学重何蕃。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何苍回六十
- 老思兄弟团圞乐,恩重君亲报答难。 清·祁寯藻 留示六弟
- 金弹露痕京国重,玉盘风味故园思。 清末至民国·张鸿 枇杷 其三
- 厚德岂须文字重,清名长见后人思。 晚清·李慈铭 哭刘镌山师二首 其二
- 貔虎而今思猛士,江山自古重奇才。 清·王立功 海上
- 任重每惊移节屡,职思相怵著鞭先。 清·邓廷桢 道光己亥十二月拜移督两江之命恭赋纪恩兼呈少穆制府石泉都转并留别粤中诸同志六首 其三
- 知交渐少原须重,宴笑无多最可思。 清·吴绮 九日集玉粟称言斋时鹤问至自秋浦分得支蒸二韵 其一
- 勤民定国馨香重,丹荔黄蕉陟降思。 清·黄任 恭颂惠献贝子功绩诗并呈制府镇国将军 其三
- 即景思调鼎,匪今重大烹。 清·弘历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
- 故山思遁世,上国重扬庭。 清·弘历 姑苏览古杂兴 其六
- 乍坐常思枕,閒行若重担。 清·尹推 余今年六十有八。人心无厌。每有衰老之叹。可笑
- 汉将思开国,秦皇重辟疆。 清·沈堡 秋闺怨
- 甘棠旧泽思东省,鲁殿灵光重故乡。 清末近现代初·薛昂若 曹远模老先生八旬荣寿,赋诗侑觞,即希政之二首 其一
- 重来临睨知何补,思旧深悲在不言。 清末至民国·黄浚 别旧京垂三年比忽北行适子长以思玄堂诗属校车上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