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归”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中唐·刘禹锡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 久为侍子承恩重,今佐使臣衔命归。 中唐·张籍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
- 八龙乘庆重,三虎递朝归。 唐·祖咏 赠苗发员外
- 韶芳满归路,轩骑出重关。 中唐·赵宗儒 和黄门武相公诏还题石门洞
- 饭后嫌身重,茶中见鸟归。 唐·薛能 寄终南隐者
- 追锋归去雄三卫,授钺重来定十连。 北宋·苏轼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
- 空令归访盟鸥社,不使重登市骏台。 南宋·刘克庄 挽郑计院
- 白鸟归飞远,青山重复深。 北宋·林逋 西村晚泊
- 城堡此时归镇静,朝廷自昔重招携。 北宋·强至 送王夕拜移帅庆阳
- 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 宋末元初·谢枋得 忠贤祠
- 归去且看松径绿,重来应见杏花妍。 北宋·毕仲游 和僧圆益晚归三峰
- 可是重来俱白发,只堪归去却黄冠。 北宋·晁补之 送欧诚发
- 重来怀绂成何事,归去抽簪幸有山。 宋·葛胜仲 次韵中散兄将到先示诗
- 昼锦归来安绿野,宣麻重起系苍生。 南宋·李洪 陈丞相诞日 其三
- 归去定谁扶下马,重来有约属驯鸥。 南宋·陈造 次韵张德恭主簿二首 其一
- 虎龙倍觉钟山重,龟鹤还从蜀道归。 南宋·蔡戡 胡长文给事挽诗 其二
-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南宋·赵蕃 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
- 天下高名归广受,古来交道重雷陈。 北宋·司马光 和吴朝议同年谢光与景仁同年见过
- 重来疋马君何事,归去飞鸿我未能。 北宋·苏辙 迎寄王适
- 归去成何事,重来愧此亭。 南宋·赵时焕 九日山送客
- 依归甘露灭,珍重蔚头蓝。 宋·虞俦 县中迎石金山甘灵大士就放生池祈雨早上偕簿尉往炷香 其一
- 望归裴晋国,倚重郭汾阳。 金·李奎报 上赵令公永仁
- 庙谟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元末明初·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
- 择里处仁须自重,乐天知命与谁归。 元末明初·李穑 即事 其二
- 乾坤归历数,社稷重丘山。 元·刘鹗 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 物意归生长,人情重岁时。 元·李谷 甲申元日
- 四海重阳三滞酒,两河归雁几传书。 明·李梦阳 九日衙斋对酒偶作
- 汉室本缘三策重,都门真见二疏归。 明·李梦阳 寄赠司寇林公还山
- 捧檄重来浑了事,拂衣归去本初心。 明·徐渭 送同知王白竹公
- 重来空拭攀髯涕,归去还寻卓锡泉。 明末清初·龚鼎孳 送罻公再返云门
-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明·杨慎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
- 勋业伏波归马革,河山公瑾重龙眠。 明末清初·龚鼎孳 又感述四首 其三
- 河内重来中散没,茂陵归后长卿贫。 明末清初·岑徵 喜王子眉远归
- 双阙重来王气盛,江湖归去客星孤。 明·黎民表 送顾囧卿致仕
- 泉刀重译旃裘雪,盐铁归装塞马春。 明末清初·方拱乾 译使至高丽
- 四海贤名归郑汲,诸生经术重韦匡。 明·尹台 奉寿少司寇枫潭先生六十
- 授钺将军今重镇,投戈剧贼旧归降。 明·林云程 登狼山 其一
- 手擎册诏沾恩重,身与青春作伴归。 明·李睟光 二十日。祇领冕服抵通州
- 远饷由来归水国,上游彼此重神州。 明·梁有誉 同翟銮侍驾汎通惠河联句
- 四塞人归全版籍,千秋义重五忠祠。 明末·黎彭祖 谢陈王李吕四台省谢何二部司马为先人请恤
- 元戎妙略归孙楚,宾客英才重鲍昭。 元末明初·释宗泐 赠郭子庄之南昌
- 重来正及春初动,归去遥怜夜已分。 明·陆深 廿四日再出视牲
- 侧身归去何妨远,整翮重来未当迟。 明·吴俨 送华文光下第南还
- 谱通夹漈归闽产,学数康成重汉人。 明·程敏政 送郑太史廷纲赴浙江提学宪副
- 南国几年分重寄,西江千里动归情。 明·祁顺 萧尚书哀挽
- 太冲作赋三都重,司马题桥万里归。 明·徐溥 送江东之归省
- 匡时有术君恩重,执法无私士论归。 明·倪谦 挽刑部刘尚书
- 清时名誉归平叔,昭代文章重晋卿。 明·周述 赠赵驸马
- 故人归省欢无极,他日重来会有期。 明·谢缙 重送二首 其一
- 谁怜蒋阜重来客,未就陶家归去词。 明·李孙宸 答欧子建马元伯黄逢永诸同社见寄
- 百年典籍归金匮,前辈勤劳重石渠。 明·黄省曾 北郊斋居院中有怀
- 渔归辞宿鹭,林重压栖鸦。 明末清初·彭孙贻 棹雪宋浦 其二
- 归路宁辞倦,重来肯厌频。 明末清初·黎邦瑊 陈勋卿邀游龙津园分赋
- 声名归大树,威武重长城。 明·朱安𣵿 送冯参将赴陕西
- 硕望归儒雅,清时重隐沦。 明·陈履 答梁二丈 其二
- 归去云山好,重来岁月新。 明·霍与瑕 下第自遣
- 归去同元亮,重来藉子公。 明·皇甫汸 初至京同诸进士集罗山人馆探韵各赋得东字
- 风帆助归兴,云物待重游。 明·徐居正 送金察访还水站 其一
- 归治中牟县,重经故郢城。 明·杨士奇 送襄阳王时中知县
- 师应归正果,吾亦重南宗。 明末清初·傅梅 少林寺赠道公
- 启事从来归独座,度支今日重兼官。 明末清初·宋琬 简阎翼望时以考功员外司榷清江
- 驱犊归犁荒地草,课蚕重理故园桑。 清·赵翼 阅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军事告蒇喜作凯歌 其二
- 属望归宗子,亲贤重典兵。 清末民国初·王闿运 立冬日感怀十二首 其七
- 人品定归高士传,诗才应重布衣名。 清·姜大庸 哭徐南村
- 亦来祈泽还归去,那似乘凉此重留。 清·弘历 夏日玉泉山
- 头重犹然带宿酒,客归尚未扫残棋。 清·申靖夏 新年试笔。次放翁纵笔韵
- 爱士名争归沈范,累朝族自重崔卢。 清·汤右曾 送李总宪归里 其二
- 缥蒂携将菱芡重,雕鞍压得芰荷归。 清·陈维崧 瀛台赐宴恭纪 其四
- 东山归去三年雨,北道重来两鬓霜。 清·潘鼎新 天津军营作
- 归去忽移青雀舫,重逢刚在碧鸡坊。 清·孙原湘 玉映
- 不独仙缘归胜地,为因宸简重全才。 清·南龙翼 别关东伯
- 十九年归苏属国,二千石重汉吴公。 清·丁澎 过长洲吴瑶如郡守招饮漫赋
- 好友谁能归广柳,诸生犹自重长杨。 清·吴绮 哭陈其年太史 其二
- 知名词赋当时重,携手烟霞几处归。 清·赵冕镐 访金季芝贞陵斋居拈韵共赋
- 名归青史怜他日,望重苍生忆往年。 清·邵葆祺 咏史
- 繁愁因梦重,久别羡人归。 清·李长霞 春日思家
- 鸟归宫树冷,花重漏壶稠。 清·弘历 雨二首 其二
- 归筑三三径,重寻六六峰。 清·翁方纲 题朱苍湄舍人山行秋兴图即送其省亲归歙三首 其二
- 束带嫌犹重,看山说未归。 清·李宪噩 赠新安令
- 物望归封事,天心重直言。 清·汤右曾 送令诒归松江 其二
- 元音归太始,远世重流年。 清初·释今无 和采臣吴粮宪道中老翁售琴之作 其二
- 重来折残柳,归去制新荷。 清·阮元 秦小岘少司寇予告归田饯之于万柳堂即题其城西草堂图叠司寇和余万柳堂四律韵 其二
- 边郡移军皇甫重,谤书盈箧乐羊归。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闻云秋自永州解兵退居长沙有寄
- 奇气斯人归土壤,故交今日重琳璆。 清末至民国·方守敦 疏君通甫以所藏金梅僧遗画长卷属题,通甫笃于故旧,而予亦不无宿草秋风之感,遂成一律
- 收拾丛残归一卷,流传风义重三台。 现当代·周学藩 题杜胜雄纪念集
- 春去愁仍重,时艰客未归。 近现代·曾延年 春去
- 归去欲同西子棹,重来应惜项王头。 当代·张月宇 南太湖借木公句
- 牛耳重来盟旧约,马蹄归去伴春风。 当代·张月宇 辛丑新正送熊师赴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