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并”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东观并游收昨梦,西湖重到付来生。 南宋·陆游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 其五
- 国子先生还并驾,洪都新府却重开。 南宋·林光朝 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兼呈程泰之刘文潜二漕
- 并钓池鱼小,重衾穴凤翔。 北宋·刘筠 宣曲二十二韵
- 休官尚想英游并,爱客何嫌异味重。 元·黄溍 次韵答胡古愚博士
- 由来元白名相并,归去疏杨迹更重。 元末明初·王祎 陪黄先生至东阳谒胡先生有诗次韵 其一
- 重楼芍药羞呈艳,并蒂芙蓉敢斗妍。 元末明初·钱仲益 黄庶子瑞菊
- 石上琅玕当并长,壁间蝌蚪待重题。 元末明初·蓝智 余家草堂前手植丛竹已生二笋别来三载今想成林矣客中感物而作
- 尊母九旬颜并驻,烈皇三祀历重开。 明末清初·屈大均 庚午季秋六十有一岁生日作 其一
- 敢道人乌今并好,不于奴马此重来。 明·程敏政 与佩之及黄司训汝彝联句六首 其三
- 鹤驾并留孤岛上,龙泉重合大江东。 明·胡应麟 司马汪公伯玉拉余过海上访两王先生适司马张公肖父同日至留集弇园者三宿澹圃者再实一时之盛事因成七言四律纪之 其二
- 郊社并依周典礼,车书重见汉官仪。 明·李孙宸 北郊扈驾恭纪
- 一别同人天并远,再逢御扆日重光。 明·韩日缵 过池阳丁文远馆丈过访
- 岂独金莲才并擅,总因琼宇首重回。 明·郭棐 小金山饯别赵宁宇宪使 其一
- 辞人并起盟仍在,计吏重来兴未孤。 明·徐中行 春日方允治李千美招余同欧桢伯黎惟敬集城西广彗寺得无字
- 字原许说编重订,文似萧斋业并工。 明·欧大任 六书楼为君霖赋
- 万国并朝王正朔,群公重焕帝仪文。 明·尹台 辛丑元日早朝
- 龙关虎壁曲来重,紫禁沧洲自不并。 明·王渐逵 送伦穗石之留都
- 岂如清切重阴里,文雅风流并属君。 明·皇甫涍 题与槐图别谢司直
- 宇宙并悬终古迹,山川重遘异时才。 明·胡应麟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 其一
- 叨依玉树形难并,欲赋江云意转重。 明·严嵩 赠叩张甬川先生之南都
- 亲爱并输肝膈外,交情重看别离间。 明·区越 赠江训教乃尊还全州二首 其一
- 岁月不知人事并,儿童刚道酒杯重。 明·顾清 初度前一日有感
- 两叶并追麟阁武,一门重继柏舟诗。 明·卢祥 双忠双节堂 百户范震,文正公之后,祖亨、父英俱死于战,祖母陈氏、母陶氏皆守节
- 风前并溯王猷棹,月底重登庾亮楼。 明·胡应麟 是夕二丈以直指叶公招中席辍赴毕燕仍过戚园轰饮达曙乃罢
- 积庆重开日,崇勋并策时。 明末清初·李植 新丰君祖母成氏挽章
- 玉柱凌虚并,琼堆积岸重。 明末清初·李敏求 丛石次淮翁。再用冬字赋海二十韵
- 皋夔仍并列,□□喜重来。 明·卢龙云 少司马耿公考绩
- 潞国今重睹,汾阳可并论。 明·王弘诲 恭上太宰杨公晋秩太保诵德述怀四十六韵
- 萸房重荐酒,桃核并登筵。 明·皇甫汸 赠胡开府五十
- 萍迹山重陟,蓬心水并流。 明·皇甫汸 感旧
- 盍簪重见日,鸣玉并朝天。 明·薛蕙 送顾华玉边廷实归南都
- 暗池通并棹,绝栈侧重楼。 明末清初·张萱 小酌七星岩用赵濲阳太史韵
- 离愁并压孤篷雪,情话重停别馆云。 清·舒位 湘西雪夜与王大仁甫话别 其一
- 僧坊闲并饰,静院隙重纫。 清·厉鹗 题新修云林寺图为巨涛和尚作一百韵
- 枝枝疑并蒂,朵朵俨重台。 清初·查慎行 偶过雨梧斋看菊别后得二十韵寄主人杨致轩
- 制敕应重赠,荣哀合并祠。 清·蒋士铨 程峻瞻四丈遗像 其三
- 阳关柳色重逢翠,海邑荆花并秀香。 清·李玄锡 送平壤判官柳君休
- 犹望黾池重奋翼,可怜淮水并褰裳。 清·祁寯藻 感事
- 朅来并罹桑田痛,此日重寻锦里踪。 清·全祖望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 其三
- 并辔同舟人竞羡,重编联咏世间无。 清·翁方纲 钱漆林检讨壬子秋与蒋砺堂编修同典贵州乡试甲寅秋复与砺堂同典陕西乡试漆林因绘秦关联骑黔江并棹二图装卷索诗 其一
- 重逢旧匹红襟燕,并挟春雏粉臆鸡。 清·李德懋 初集徐汝五新移之庐
- 献颂来重译,宣威纪并韩。 清末至现当代·黄赞钧 天长节恭赋 其二
- 家信烦重寄,乡心欲并归。 清·杨宏绪 别侄婿王子端
- 并蒂香犹减,重台色未深。 清·黄淑窕 咏四面莲
- 重寻列炬奇离夜,并入吹笳惨澹天。 现当代·庞俊 次韵孔昭丁巳除夕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