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寒”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孔雀钿寒窥沼见,石榴红重堕阶闻。 唐·皮日休 病后春思
- 言重不能轻薄命,地寒终是泣春风。 唐末·罗隐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
- 四山岚色重,五月水声寒。 唐·白居易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
-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五代·李建勋 春雪
- 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 唐末至五代·徐夤 辇下赠屯田何员外
-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南唐·李中 寄庐岳鉴上人
- 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 中唐·郎士元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
- 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唐·李廓 送振武将军
- 叶重凝烟后,条寒过雨时。 中唐·李端 单推官厅前双桐咏
-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中唐·卢纶 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 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五代·贯休 寄栖白大师二首 其一
- 山寒院落开炉月,霜重郊原斸芋天。 南宋·陆游 布金院
-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宋·陈与义 雨
- 雨压低枝重,浆流冰齿寒。 南宋·杨万里 枇杷
- 别鹤唳长秋露重,老龙吟苦夜潭寒。 宋·吴可 和人闻笛
- 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 北宋·释正觉 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 檐宿白云山气重,门无赤日树阴寒。 南宋·陈著 过仙山咏孙松涧新庵
- 絮重欲飞堤柳暗,花寒无赖海棠稀。 南宋·韩元吉 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云二兄集湖上
- 鳞雪性寒空细缕,狸霜糟重欠通明。 南宋·林希逸 豨冻宜酒以皮为之入口爽而色可爱客以山谷醒酒冰比之余谓冰鳞物也其性寒比之玉狸又不莹戏成一首
- 寒惊远塞孤飞雁,重压清江独钓舟。 南宋·蔡戡 再用观雪韵
- 红榴色借丹枝重,碧藕香摇翠袖寒。 南宋·项安世 十六弟生日 其二
- 楼空翠湿衣裘重,诗就风生齿颊寒。 北宋末·周紫芝 次韵沈给事对雪长句二首 其二
- 古殿芗寒起僧定,莫楼烟重咽钟音。 南宋·释元肇 雁山夏夜
- 绿悽霜重摧荷盖,紫怯波寒褪芰裳。 宋·倪应渊 雷塘
- 风吹寒水光成叠,木落重峦碧有棱。 北宋·赵企 宿普圆寺二首 其二
- 解舟吴浦江云重,策马并门塞雪寒。 北宋·韦骧 送浦大会甫赴榆次
- 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 北宋·胡宿 天街晓望
- 晴林日永午阴重,烟海风多晓气寒。 北宋·韦骧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 其一
- 锦衣香重花垂足,玉带光寒雪绕腰。 北宋·王操 赠刘将军
- 东都得尔名节重,西贼闻之心胆寒。 南宋·赵汝腾 诇斛峰李纯父右司
- 西风尘起衣装重,北斗星低剑气寒。 宋末元初·连文凤 送王道士入燕
- 霜气稍依罗幕重,月华先近玉堂寒。 北宋·韩维 和欧阳内翰内直对月见寄
- 卑飞不避春泥重,并语应愁夜雨寒。 北宋·蔡襄 和新燕
- 露裛更深云髻重,蝶栖长苦玉楼寒。 北宋·韩琦 北第同赏芍药
- 清液冰寒承露结,圆苞金重带霜收。 北宋·彭迪明 留题净相院橙轩
- 引道画旗迎马重,褰帷霜简照人寒。 北宋·夏竦 送李殿院知防州
- 露沾花树蝶衣重,雨著芹泥燕嘴寒。 宋末元初·吴龙翰 春晚
- 古道春泥重,孤城暮雪寒。 南宋·周弼 送黄同甫
-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 南宋·黄文雷 岁晚归自临川
- 危世一游重,清交百念寒。 南宋·陈著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
- 对此花枝重,不应诗语寒。 宋末元初·舒岳祥 自用韵再赋海棠
- 地重天王塔,山寒处士栖。 宋·陈昌时 忆西湖
- 无时云气重,长带瀑声寒。 南宋·释智愚 隐侍者游乳峰
- 双湫岚气重,一派雨声寒。 南宋·方岳 题汤郎中玉峡
- 风露盈篮重,冰霜透齿寒。 南宋·岳珂 杨梅
- 露重金杯侧,天寒翠袖长。 南宋·释元肇 水仙
- 雨寒花蕊瘦,春重柳丝低。 南宋·戴复古 题张签判园林
- 地镇三秦重,衙当二华寒。 北宋·魏野 上左冯陈使君
- 重雾多藏日,寒潮不送船。 北宋·宋庠 岁晚饯客南亭二首 其二
- 并涧寒堪摘,看云重欲崩。 北宋·苏舜元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
- 高名九鼎重,俊气一峰寒。 北宋·郑獬 寄汪正夫
- 翅寒低独雁,枝重折丛葭。 北宋·吕陶 和对雪
- 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 宋·胡寅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以其类也虽以此致失者不少而清坐不饮醒眼看醉人亦未必尽得盖可考矣予好饮而尝患不给二顷种秫之念往来于怀世网婴之未有其会因作五言酒诗一百韵以寄吾意虽寄古人陈迹并及酒德之大概以为开辟醉乡之羽檄参差反复不能论次也同年兄唐仲章闻而悦之因录以寄庶几兹乡他日不乏宝邻尔
- 欺贫寒入褐,恼客重添车。 北宋·苏辙 用林侄韵赋雪
- 蕊寒金粉腻,香重麝脐开。 宋·喻良能 次韵季野弟蜡梅
- 袖中天诏重,帐外节毛寒。 南宋·郑克己 送中书王舍人使北虏
- 露草重阳泪,风花寒食心。 南宋·刘过 聿追庵题壁
-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 南宋·曹彦约 赵知宗挽诗三首 其三
- 身挟天威重,名惊贼胆寒。 南宋·戴复古 寄姚楚州 其一
- 十年交义重,五日旧盟寒。 南宋·楼钥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 其五
- 俚谚难逢两寒食,闰馀今值小重阳。 金·孟宗献 闰月九日
- 濛濛山气重,漠漠水纹寒。 金·赵秉文 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十七 漠漠来帆重冥冥去鸟迟
- 庭花露重凝深翠,屏石犀寒辟软红。 元·王恽 过枢东府二首呈王院判仲常 其二
-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 元末明初·王冕 偶书
- 风彩尽承纶命重,霜威何待柏台寒。 元·王恽 送和之签山东按察司事
- 雨寒秋泣黄华泪,霜重山涵碧树红。 元初·耶律铸 送魏隐君
- 天寒日短催行色,雾重霜浓接去程。 元初·张弘范 赴大名路任
- 照世声名山岳重,绝尘襟度雪霜寒。 元·周权 贺欧阳公除翰林学士
- 花重只因云下湿,草寒误向影中生。 元·陈樵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八 清凉台
- 晓辞漠北冰霜重,秋到江南草树寒。 元·宋沂 送赵御史仲礼之任南台并简兼善达公经历元载王公用道孔公二御史
- 擎重更看危木在,号寒偏听野猿清。 元末明初·蓝仁 再次前韵 其二
- 夜寒香梦远,霜重漏声沈。 元·刘鹗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
- 掌铨郎署重,演诰禁林寒。 元末明初·李穑 入城。始知前月除典理正郎,艺文应教
- 分陕秦藩双岳重,传经吴馆万松寒。 明·徐渭 圜中怀宗师冯公寄呈
- 藩维独倚荆扬重,讲幄应怀原隰寒。 明末·陈子龙 送徐勿斋宫谕册封益藩
- 情重美人遗锦绮,月寒宫柳落金沟。 明末清初·龚鼎孳 寄怀韦子孝忍 其二
- 黄金旧使燕台重,白雪今知楚调寒。 明·谢榛 送翟逸人之京兼寄张太史叔大
- 并蒂欲翻含露重,高枝独立耐春寒。 明末清初·施闰章 牡丹花下集亲旧
- 云重御楼花萼绕,月寒沙岭皂雕归。 明末清初·龚鼎孳 九日同秋岳圣秋伯紫诸子集慈仁寺登高限韵 其三
- 烟中看叶重,风里觉枝寒。 明·林鸿 咏雨竹
- 云气晓寒生笔砚,松胶价重抵璠玙。 明·陈颢 谢朱士章惠墨
- 擎出骨寒先畏寝,张来轿重只疑升。 明·卢守慎 辞诣孝陵受赐虎皮
- 湿重角巾频欲折,江寒石燕故相骄。 明·屠本畯 雨不绝
- 寒雨自怜征路远,重关谁识战场平。 明·于慎行 石介峰囧卿邀饮丰乐亭
- 草根露重蛩音尽,天外霜寒雁陈浮。 明·车天辂 奉赠宋承旨 其二
- 雪仗笼街银印重,霜台映日玉墀寒。 明末清初·张萱 寄毕孟侯侍御时余方庐先太安人墓
- 泥寒归燕能留否?露重啼螀近有无。 明·邓云霄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 其八
- 四方月旦南垣重,一疏霜飞北路寒。 明·邓云霄 送袁青瑶掌科之南垣二首 其一
- 雨湿翠屏岚气重,风鸣丹壑涧声寒。 明末清初·李安讷 梵鱼寺洞口作
- 踟蹰解袂绨袍重,慷慨担囊敝貉寒。 明至南明·黄公辅 京师别李伯襄何卜熙
- 寒雨欲来枫渐老,重阳已过菊犹开。 明末清初·姜柏年 途中偶吟。又用前韵
- 旌摇重雪朝穿甲,指堕寒冰夜挽弓。 明末清初·薛始亨 塞上
- 眼绝重泉逢旧貌,梦随寒月访孤坟。 明末清初·李健 冬夜无寐。至鸡鸣后。假成一梦。以匹马往于松楸之下。见亡儿墓前。积雪不扫。木叶飘飖。不觉一哭。乃惊觉泣题一律
- 才隔重泉惊异世,又过寒食作清明。 明·李民宬 清明。上先祖并兄墓
- 岭海云寒僧渐老,金轮雪重月频圆。 明末清初·释函是 忆匡山诸衲
- 华国文章名望重,逼人正气色芒寒。 明·张天赋 甲辰承乏来浏重脩欧阳圭斋先生南山书院次先生韵一首
- 德望已归喉舌重,才名谁似广文寒。 明·崔演 金承旨仁卿用王天使干字韵以示。即步其韵。凡八首。兼示诸僚 其二
- 落日重湖牵梦杳,南天寒雁送书迟。 明·朱浙 寄张行之水部时在芜湖司课
- 喜持黄纸新除重,那厌青毡旧业寒。 元末明初·陶安 除教职
- 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 明·孙一元 题程世洪栖云楼
- 绛英的皪擎霜重,绿叶翩翻报晓寒。 明·陈经 霜后鸡冠花
- 身轻百战君恩重,威振三边敌胆寒。 明初·王汝玉 送顺昌伯云南抚安
- 腰横弓矢应辞重,身拥袍裘不惮寒。 明·陈诚 入塞图
- 草木变衰秋露重,湖湘漂泊晚风寒。 明·童轩 南行秋兴 其四
- 篱边霜重催黄菊,门外风寒摆绿槐。 明·成伣 次崔周卿诗。四首。时周卿废病。在全州乡墅 其二
- 西贼胆寒真大将,东垣望重此名臣。 明·陈凤梧 凤梧以巡抚之暇谒范文正公书院捧阅公手书伯夷颂真迹肃然起敬因奉次宋诸名公题韵以致景仰之私云 其四 次杜公衍韵
- 珠玉一囊吟卷重,虹蜺万大剑光寒。 明·黄仲昭 送刘景辉先生教谕万安
- 寒露始零鸿渐少,重阳却过菊犹稀。 明·边贡 九月十四日夜访马尚宝文明不值
- 桂子倚云擎露重,女萝延蔓挟霜寒。 明·江源 复次无题四首答李时荣黄门 其三
- 寒露自看梧树月,重阳空负菊花天。 明·韩邦奇 送慧岩归 舟回夜泊野渡头
- 梅白霜华重,堤平树影寒。 明·范嵩 碧溪为万同府作
- 鸥鹭前盟重,风涛昨梦寒。 明末清初·李植 岁暮 其七
- 霜重银蹄裂,天寒玉箸垂。 明·何乔新 安陆道中见老马僵卧为之慨然赋二律纪之 其一
- 天寒溪竹瘁,雾重纸窗昏。 明·金时习 排闷十三韵
- 山寒增布被,霜重湿荷衣。 明末清初·彭孙贻 云栖山居杂咏六首 其六
- 院从施榻重,壁挂佩刀寒。 明末清初·毛奇龄 赠张判官之武定州 其二
- 农理重茅屋,僧投寒水涯。 明末清初·谭元春 散步
- 桄榔披露重,薜荔挂云寒。 明·顾璘 吴都台东湖书屋八首 其七
- 茵蔯红缕重,蒿蔊翠丝寒。 明·李春英 春盘
- 遥风递寒筱,小雨掩重门。 明·李诚中 次韵李敬差年兄 其一
- 纲常千古重,胆气万奸寒。 明·庞嵩 四峰书院怀文敏公
- 佛来船雾重,仙去穴风寒。 明·卢守慎 又题
- 价比南金重,光腾北斗寒。 明·庞尚鹏 古剑
- 霜重丹旌湿,山寒粉鹊愁。 明·高敬命 高别监士英挽辞 其二
- 盘餐寒楚蓿,词藻重秦关。 明·袁昌祚 赠陈冲玄文学番庠考绩
- 来去山轻重,恩威气煖寒。 明·李珥 送李梦应出镇北边
- 霜重庭花晚,云寒野树昏。 明·郑晔 寓骊江谩吟
- 薄雾寒笼树,浓云重压城。 明·朱诚泳 春日久阴
- 地白霜华重,天清夜气寒。 明·李耔 纪行
- 天寒云带日,霜重菊残花。 明·河受一 谢友人见访
- 雪暗征袍重,风清鼓角寒。 明·车天辂 奉和使相发嘉平馆韵
- 天寒日易短,雪重雨犹倾。 明末清初·张萱 自护城驿驰张桥时大雨雪舆从多冻人过响马铺市酒脯慰劳之遂止宿焉因歌苹泽之诗获我心矣偶成二律明日乃行则春二月朔也 其一
- 露重楸梧白,天寒松桂清。 明·宋登春 八月十三夜
- 手寒藏更缩,衾重拥还轻。 明末清初·金尚容 十一月二十日。宿横城。是夜大风。八韵
- 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 明·余继登 送高仪部谪中部令
- 满席风寒秋有影,一天霜重雁无声。 清·袁枚 庄容可少司马督学金陵招饮公廨即席有赠
- 上相位尊风义重,华堂灯暖月光寒。 清·袁枚 常州月夜与刘绳庵相公话旧作 其一
- 压地较他东岱重,倚天曾障夕阳寒。 清·蒋士铨 梦游西岳作
- 一字褒增华衮重,万间广被布衣寒。 清初·查慎行 送高江村先生南归即次纪恩六章原韵 其四
- 春阴重觉茸茸湿,花气寒收芴芴香。 清·黎简 首春乡里诸子过众香亭与之论诗漫成赠之
- 月寒人影瘦,霜重雁声迟。 清·蒋士铨 野泊
- 海岳易庵名并重,丹铅点笔气犹寒。 清·朱景英 汉铜研滴是莘田二丈遗物
- 鸟啼烟重横金缕,人怯春寒倚画楼。 清·敦敏 春柳十咏 其七 朱门柳
- 气寒断不因人热,骨重何能绕指柔。 清·阮元 咏铁拄杖
- 愧我频膺文柄重,归来还耐破毡寒。 清·何绍基 癸亥冬至后与胡恕堂黄海华王敬一唐荫云为五老消寒会十五日在吾斋为第二集恕翁海翁诗先成次韵奉荅 其三
- 林间露重花犹湿,陌上春寒草未熏。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陈留旅夜即事感怀邀陆丈襄钺同作一首
- 加分轻重一两月,灾视饥寒极次贫。 清·弘历 降旨加赈昨岁西安被灾各府州县诗以志事
- 茅店烟寒秋已老,兰衢露重晓无尘。 清·弘历 晓发定州作
- 乱书数卷牛腰重,细雨千峰雁阵寒。 清·田雯 出都 其二
- 七省诞持龙节重,千夫颙仰豸冠寒。 清·杭世骏 送巡漕胡侍御绍南还朝
- 信题霞绮缄情重,风入罗衣贴体寒。 清·黄之隽 无题代寄 其十四
- 霜重草桥秋色晚,岁寒花径昔游空。 清·陈廷敬 秋日草桥见壁诗感旧有作
- 云绡雾縠冰肌重,桂烬香筒玉簟寒。 明末清初·朱鹤龄 无题四首 其三
- 社酒剩将花气重,渔舟不怕柳风寒。 清·李天辅 暮春自农村。移寓鹤湖从氏亭舍。拈杜韵
- 夜雨乍寒先报客,朝霜初重未谋裘。 明末清初·钱澄之 漱广赠衣
- 雾重晴疑雨,潮寒夏有霜。 清末至民国·陈尔锡 观海
- 薄谪知恩重,孤踪入梦寒。 明末清初·卢世㴶 都兵垣姚先生言事去国王介老缘风人之旨以作歌世㴶谬辱同薰倚歌而和 其一
- 鳌负三山重,蛟嘘六月寒。 清·陈遹声 江行杂诗 其三
- 裘敝偏知重,帘垂不隔寒。 晚清·李慈铭 病起柬敦夫韬夫云门子培仲韬五君子三首 其一
- 檐短霜因重,窗虚月太寒。 清·赵冕镐 送夜
- 尸寒无补世,赘重足伤生。 清·赵冕镐 韦史诗人有至者。适又吾社人。偶吟呈桂田
- 云添鸦背重,云裹马蹄寒。 清·李于潢 柳园驿
- 雾重晴疑雨,山寒夏亦秋。 清·徐奭 游茶园山
- 螀啼露华重,萤度月波寒。 清·王芬 秋日
- 岭外蛮烟重,辽西雪夜寒。 清·刘大观 奴子朱兰和余《牡丹》诗,甚好,为之怡然,又为之慨然
- 行李残书重,绨袍朔雪寒。 清·戴亨 送棕亭公车北上
- 恩重目难瞑,骨寒心未休。 清·刘大观 少司空陈君希曾,以学品兼优,受知九重。上冬,卒于京师。士大夫贤者,弥不惋悼。农部员外杨君芳灿,博学善属文,作牧令有声誉。以不屑外任,纳资改员外。落落寡合,辞其官,客成都。告终旅邸,返柩锡山。余初不知也。今知之,并设位而哭。哭已,作二诗,用写吾恸。陆士衡云:“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盖余兹日光景矣。悲夫 其一
- 抬镜仍嫌重,垂帘却避寒。 清·黄之隽 女咏 其十
- 山寒风有力,霜重叶闻声。 清·谭尚忠 钟岭早行
- 山寒增布被,霜重湿征衣。 清·史夔 八月十九日宿东阿县与姜友棠、朱舆益夜坐待月
- 逢处重阳菊,归时寒食花。 清·李最中 送评事还朝
- 云寒禽迹少,露重药苗鲜。 清·王文治 太素宫
- 樵路贪烟重,林居耐雪寒。 清·翁方纲 戴本孝画用自题韵
- 布帆秋雨重,沙岸苇花寒。 清·田雯 舟中杂诗五首 其一
- 高文朋辈重,落叶客程寒。 清·陶窳 送张超然
- 已著霜花近重九,旧过茶社有寒暄。 清末至民国·黄节 晨过社园将夕乃归
- 便成骏骨人犹重,识得松心岁已寒。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酬海藏
- 东篱寒露花犹勒,西苑重阳梦已劳。 清末至现当代·李释戡 桥西即目二首 其二
- 霜重菊花难入梦,风寒灯影亦添愁。 现当代·刘凤梧 重阳后一日游太湖之南乡,夜宿山中,久不成寐,凭窗远眺,赋此咏怀
- 心寒所见世,蹇重已衰身。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零雨
- 月寒初敛魄,霜重欲生花。 晚清·周达 移居乍定老病相侵旧感新愁一时并集聊为短句以当悲歌
- 冬寒兰自活,天重雾难开。 现当代·缪钺 奉酬槃庵兄原韵,兼呈贞一先生
- 枕寒初觉鸦云薄,泪重何如叶露轻。 当代·陈永正 家在二首 其一
- 云因宿雨垂幔重,路出嵚崎啼鸟寒。 当代·金鉴才 过滴水庵
- 神寒眸剪三春水,骨重襟飞五柳门。 当代·陈初越 庚寅赠友人
- 寒窗日烘暖,重褥体贪舒。 现当代·傅义 吾庐
- 寒深起追忆,重禁宅无哗。 当代·张轩湖 冬月感时十二首 其四 有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