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宣”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一音宣妙义,七处重弘宣。 初唐·武则天 听《华严》诗
- 国相台衡重,元戎庙略宣。 唐·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 东观群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 北宋·杨亿 奉和御制社日诗
- 手书诚莫重,心感口难宣。 金·李奎报 朴知院邀饮。方见公以予曾所著有嘉堂记。亲书上板钉壁。即席以诗谢之
- 宗藩大义凭谁重,圣主深仁藉尔宣。 明·李学曾 送黄才伯内翰出使湖藩便道归省
- 朝廷特为江南重,风化应须召伯宣。 明·柳潚 李大谏世休挽
- 保障东南重,丝纶惠化宣。 元末明初·释宗泐 排律诗三十韵奉饯杭州王太守任满朝京
- 即境情弥重,衔哀力未宣。 明·石宝 秋日
- 石庆家声重,韦贤内行宣。 明·欧大任 赠御史大夫邹
- 紫诰擎偏重,黄封拜屡宣。 明末清初·吴竣 赐几杖筵唱酬诗
- 草木威名重,阳春玉律宣。 清·袁枚 寄西川方伯徐芷亭同年五十四韵
- 地贵风仪殊俗重,才优筋力盛年宣。 清·徐宗泰 别临阳君赴燕
- 威宣列阃边无耸,任重元戎士益亲。 清·徐宗泰 挽罗御营大将
- 典比重华联句重,恩缘宣室受釐新。 清·祁寯藻 正月二日宫中祀神蒙恩赏糕一盘恭纪
- 皇风宣远海,天意重苍生。 清·邓廷桢 岁除志感兼呈少穆尚书四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