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宁”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只应为客重为客,便欲得归宁得归。 南宋·李流谦 自少城解职事还邑二首 其一
- 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 南宋·赵蕃 送成父弟赴补试兼属同行亲友
-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宋·李曾伯 挽别大参 其二
- 朝廷方倚重,民物傒图宁。 北宋·范纯仁 贾文元生日
- 慷慨鲁连宁入海,凄凉王粲重登楼。 元·郭翼 追和龙洲先生登多景楼诗就题其墓
- 恩重身如叶,邦宁势似山。 元末明初·李穑 十月十三日。判密直裴公用半夜发程。宰枢将饯行。左侍中追不及独回。穑于十川路上遇侍中。回至合坐所。吟成一首
- 郑重使君行古道,丁宁琼韵落今秋。 明·李厚庆 赠别黄东莱汝一
- 白发重蒙千载遇,苍天宁为一身谋。 明·金安国 赠别李判书朝京
- 丁宁古训言殊切,珍重新诗意可求。 明·李荇 与定州儒学诸生
- 台悬骏骨千金重,身作长城万里宁。 明·陆深 赠高如斋少参巡云中
- 攒眉老子宁关酒,惊骨羁人重问骊。 明·吴士玮 初夏柬友人
- 好客重逢东老乐,化民宁让鲁恭先。 明·朱逢吉 送姑苏刘孟功之官
- 至味丁宁通蝶使,狂香珍重接蜂衙。 明·徐居正 咏物 其四 芍药
- 丁宁天语初传密,郑重君恩荷未堪。 明·成伣 初到承政院
- 时论方推重,天心亦以宁。 明末清初·赵纬韩 送郑子容赴金堤
- 青眼宁违俗,玄言重起予。 明·卢龙云 立春日得徐二孺书兼承寄长歌一阕赋答二首 其一
- 高谊非陈重,论交得管宁。 明·李英 李茂显见过
- 重忆当时事,宁无后日评。 明·具思孟 丰壤宫
- 莱公关钥重,吉甫朔方宁。 明·王九思 寿太宰许公
- 宁知为客际,重悉久要辞。 明·吴与弼 访叶别驾
- 宁知梦想处,重到倦游身。 明·闵齐仁 宁边开平驿四绝堂
- 丁宁书已至,珍重义难忘。 明·徐居正 金堤崔太守送生姜。走笔以谢
- 丁宁数句语,珍重一家情。 明·卢景命 次韵
- 宁知垂老日,重作五噫词。 清末民国初·王闿运 法源寺留春会宴集二首 其一
- 宁知垂老日,重作五噫词。 清末民国初·王闿运 法源寺送春 其一
- 丁宁有眼堪千古,珍重知音只数人。 清·李德懋 秋宵䨓雨。旅卧佃屋。率尔而成。痛饮大白
- 重著潜夫论,宁惭处士身。 清·彭孙遹 寄寿吴鼎涛年伯六秩兼呈准平年兄
- 获丑宁遗类,筹边重此行。 清·玄烨 命裕亲王福全皇长子允禔帅师征厄鲁特锡之以诗
- 珍重拜娘义,丁宁戒侄辞。 清·赵显命 湖西新伯洪翼汝。将与家侄交节。赠之 其二
- 道重继濂洛,地宁拘歙闽。 清·弘历 过紫阳书院示诸生
- 白雪歌声宁寡和,青霜剑影重周游。 近现代·张鳦生 吊鉴湖女侠墓
- 画谱宁裁如意馆,汉书重听小沧浪。 当代·幻庐 陶然亭菊展,与平公少华扶醉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