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只”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中唐·贾岛 题朱庆馀所居
- 饥来唯拟重餐药,归去还应只别僧。 唐·姚合 将归山
- 贝叶今难开只眼,薰弦昔忝和重瞳。 南宋·刘克庄 病起五首 其五
- 那知半纪重相见,全似当时只话贫。 宋·朱翌 寄贺子忱
- 灵照只教添短褐,孟光重唤暖深杯。 宋·蓝元威 寒
- 只今行脚一万里,重此惊心二十年。 南宋·孙应时 舟自震泽道吴兴城外有感
- 只恐丹砂脐下去,重教白雪耳边来。 金末元初·丘处机 答清河氏
- 只为论文友,重开对雨尊。 明末清初·施闰章 汪舟次雨集汎舟红桥 其一
- 只今罗雀巷,重枉故人车。 明·王世贞 萧使君有惠政于吾州别十有六年矣今以请碑文见过为赋三章志别君宦薄然五世同居近有义门之旌故末章及之 其二
- 乡国别来无只字,天涯相念各重扉。 明末清初·成鹫 雨夜怀家山诸子
- 东阁只嬴抄秘本,北山重补未耕云。 明·茅元仪 潞河与受之侍郎别次见赠韵
- 济胜只凭青竹杖,怀人重问白云乡。 明·韩日缵 壬子之岁余襄先君大事启吾游君实主卜焉倏忽九霜君来重访感岁月之如驰伤风木之不待赋赠一律情见乎词
- 路傍只拜要离墓,地主重寻季子家。 明·董光宏 夜饮李玄白所即席奉呈
- 有剑只惭吴季子,无人重过赵平原。 明·屠应埈 春日过瀛海公第有感
- 重嗟宿契三梅树,只向残春数萼开。 明·李滉 陶山访梅。缘被去冬寒甚蕊伤。残芳晚发。憔悴可怜。为之叹息赋此
- 狂风已卷重茅去,洪水难将只手防。 明·柳潚 次退忧诸公韵
- 时危重远别,岁晚只穷愁。 明·李廷龟 送洪景望以冬至使朝京 其二
- 江天将只影,霜信过重阳。 明·居节 雨夜闻雁
- 孤孀馀只影,一疾又重泉。 明末清初·赵复阳 宋师傅内挽
- 重为远行役,只望蚤旋归。 清初·查慎行 闰三月十一日拙宜园牡丹之期时晚研将赴密云城工兼以送别四首 其四
-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清末至民国·傅锡祺 哭亡妻高氏绸 其一
- 调仍流水重惊眼,气藉如兰只此心。 清·叶燮 石门吴友鲲投诗次南湖倡和韵即叠韵答之 其一
- 鸾仪忍说重泉隔,鹤发空悲只影孱。 清·宋奎濂 夜坐书怀示子益
- 重衾幽思连天远,只堠寒更为客长。 清·杭世骏 夜泊望夫冈
- 少年只忆昭王事,落日重登郭隗台。 清·邵晋涵 咏燕郊古迹 其一 昭王台
- 好将只手乾坤整,欣睹重光日月明。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次韵和春亩陪我东宫行启北海至小樽。车中作
- 桃源只少催科吏,栗里重赓乞食诗。 清末至民国·徐兆玮 岁暮杂感三首 其三
- 湘水只应销艳骨,孤山重与觅寒姿。 清末至民国·曹家达 梅花七首 其三 次苏长公韵
- 红柳纪程双只堠,朱樱感旧二重桥。 晚清·周达 五十初度述怀八首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