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参”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湖卷衣裳白重叠,山张屏障绿参差。 唐·白居易 重题别东楼
- 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 北宋·王禹偁 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
- 百张重叠霞初卷,十色参差锦乍裁。 北宋·魏野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 其一
- 碧树参差见平圃,屯云重叠辨轩丘。 北宋·刘敞 临昆亭
- 禅机参翠竹,诗价重青山。 南宋·陈著 次韵西山寺主僧清月
- 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 宋·李曾伯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一
- 参差碧树迷行殿,重叠青山绕故宫。 明·苏平 拟和太常韦主簿五郎寓目
- 七年幻梦谁参破,六字真言此重听。 清·弘历 云栖寺
- 杰阁参差云影没,乱山重叠梵声幽。 清·缪一经 飞来寺
- 参到海门国,重寻汉隐庐。 清·王文治 同如鉴长老暨汪梅村亲家游宝华山乘兴至摄山梅村先归仍与如公信宿焦山方丈得诗六首 其五
- 临分词郑重,何物意商参。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对雨同江生联句
- 诗心契合殊相重,人事纷纭不妄参。 当代·陈忠平 夜探向閒兄次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