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十”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 南宋·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挽词二首 其二
- 坤维十往万馀里,吴分重来七八年。 北宋·赵抃 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 其一
- 已闻幼海歌重润,更得清风诵十章。 北宋·苏颂 和王禹玉相公三月十八日皇子侍宴长句三首 其三
-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北宋·强至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八月十九日赏菊
- 醉归已彻重城漏,睡起应寻十日杯。 宋·葛胜仲 伏蒙孝立朝请同年赴九日燕集翌日以佳篇须酒谨依韵上谢
- 树移午影重帘静,门闭春风十日闲。 宋·吕本中 试院中作
- 应念难逢重九节,要陪痛饮十分杯。 宋·吴芾 用前韵示三七侄
- 已过重阳犹菊蕊,又将十月忽梅枝。 南宋·韩淲 自永丰玉山回宿南豅
- 爱菊苦迟今十日,漉巾须作后重阳。 南宋·林希逸 十九日作
- 相望七十里,仅隔一重云。 南宋·王谌 酬赵懒翁求墨
- 乍晴难得重阳节,久雨俄成十日泥。 元末明初·凌云翰 雨中有怀次叶紫霞韵 其三
- 情亲共冒重阳雨,志傲同凌十月霜。 元末明初·徐贲 双头菊为周孟瞻昆仲赋
- 天命十分知五十,大匡重拜到三重。 元末明初·李穑 自咏 其二
- 重阳最恨藏身密,十月还惊用意深。 元末明初·李穑 咏菊
- 九重阙下心犹恋,二十年前事总讹。 元·韩性 若邪溪
- 天命十分知五十,大匡重拜到三重。 元末明初·李穑 自咏 其二
- 位列三重后,年登五十馀。 元末明初·李穑 戊午正旦后二日 其一
- 云中数十里,马上万重山。 元末明初·周伯琦 过鎗竿岭二首 其二
- 帝里九重同恋阙,师门八十讲通家。 明·霍与瑕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 其一
- 车屯紫气重关树,峰簇青莲十丈花。 明·汪道昆 白岳逢李明府时祝海阳载酒相从 其一
- 十月繁霜凋客鬓,重城残雨上离筵。 明·于慎行 真空寺留别冯葛诸丈
- 节序又逢重九日,峰峦重对十三山。 明·吴亿龄 发十三山。又赋一律
- 三十年前曾宿客,万重波外一文星。 明·李睟光 次洪荷衣迪留题珍岛碧波亭韵
- 那堪别后重相忆,恨未当时十日留。 明末清初·李庆全 风咏亭。次汉阴韵 其四
- 十日似犹悬若木,重溟不为洗戈兵。 明·李孙宸 斋居次和姜仲讱太史韵
- 光阴十载成陈迹,魂梦重泉接旧容。 明末清初·李健 不佞初度日。追忆陪叔父感怀
- 八十拜章倾斗血,九重宣綍奖忠言。 明末清初·李景奭 郭同知令丈挽 其二
- 天上九重长结恋,世间三十六回春。 明末清初·李景奭 麟坪大君挽
- 玉楼淡月重门冷,紫陌香泥十里红。 明末清初·彭孙贻 杏花
- 锋铦巧透重裘袖,埃涨平埋十里村。 明·朴承任 次讷庵记寒韵
- 红尘自隔重江水,明月长留十里沙。 明·李时发 归来亭。次壁上韵
- 五十年馀荣昼锦,九重天上正宵衣。 明·徐庸 庆张至和冠带
- 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明末清初·释函是 六十一诗十四首 其四
- 朱帘窣地重门肃,乌几当中十座分。 明·申光汉 题金吾契会图
- 十月放舟追逸迹,重阳落帽踵高风。 明·金安国 送别孔著作应圣拜职还朝 其二
- 不惮幽居重岭隔,只知诗料十分清。 明·苏世让 除夜。于炭谷山舍。用前韵
- 四十脱身辞簿尉,九重虚已问贤良。 明·程本立 送洧川李主簿被荐赴京师
- 九重天上承恩渥,八十人中识俊才。 明·曾棨 喜萧时中状元及第
- 九重云里恩袍烂,三十年前弟子迎。 明·顾清 怡庵先生致政归喜而有作
- 九重屡遣温言速,八十惟辞旅力悭。 明·张诩 二献祠二首 其二 崔清献
- 称惬总于重九遂,别离都忘十年多。 明·张吉 答徐方伯时中和世赏前韵见寄二首 其二
- 九重褒显丝纶涣,八十康宁伉俪俱。 明·祁顺 荣寿堂为钱宪长作
- 二十年前醉泉石,九重天上自箫韶。 明·张弼 寄内翰东昌张廷瑞
- 十载俱无𧏮,重逢幸有期。 明·尹铉 赠友 其二
- 峰殊三十六,水竟九重湾。 明末清初·薛始亨 忆十岁时尝从先子入武夷山
- 筹数添重九,樽携价十千。 明末清初·彭孙贻 寿外王父副将军方耆翁七十三十韵翁以七月初度避暑改卜佳日于九秋
- 里行三十五,冈度几重多。 元末明初·陶安 登陆往桐城县
- 颁从重五贵,未觉十千轻。 明末清初·李植 奉和院长金公重午受赐用杜诗韵
- 击鲜更十日,置膝逮重茵。 明·柳梦寅 挽申同知 其二
- 秋月当重八,邮亭属十三。 明·朴祥 李牧使成之甫挽词 其六
- 年居三十下,名动九重知。 明·顾璘 寄七弟英玉登科 其一
- 舟回九十里,人避百重湾。 明·文冈 过环珠水神庙
- 羊肠三十里,鸟道百重间。 明末清初·郭之奇 过隘岭
- 已过重阳后,方将十月初。 明·尹铉 九月已尽园菊未发
- 人境十年应一变,世缘重想似三生。 清·张问陶 初春寄怀外舅林西厓先生时因病解任居成都 其四
- 二十年前春雨夜,九重天外化人城。 清·袁枚 鱼门极爱万柘坡遗集余读之中有与袁子才听雨之作怆然感旧为题一诗
- 十月粗能暇,重来傥可几。 晚清·范当世 赠别挚父先生
- 白酒重阳过,清吟十月偕。 清初·查慎行 冬菊联句二十韵
- 今春欢聚花重庆,佳节还圆月十分。 清末至民国·郑元昭 闰花朝是日清明
- 埋伏拌当韩十面,宽仁宜似舜重瞳。 清·史恩培 楚霸王墓
- 曾陪髯叟作重九,不扣禅扃经十冬。 清末至民国·陈宝琛 过觉生寺观华严钟庭中盘松亦数百年物也戊午九日节庵招集其下
- 留恋重衾多梦后,蹉跎十日出游心。 清末至民国·陈衍 春寒和樊山次韵
- 朱颜绿鬓过三十,赤胆丹心报九重。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午桥中丞新晋尚书即莅武昌赋诗送别
- 万重人海青琴隔,二十年华绿鬓凋。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感旧寄余云卿观察蜀中八首 其八
- 心捧九重双日月,手携二十八星辰。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上略园相国四首 其一
- 秋已十分犹作客,山无重数最愁人。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荆子关
- 二十馀年才握手,几重五节各伤肝。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寄怀粤中诸公和王兄息存元韵八首 其四
- 镜面舟通三十里,壶中路入几重天。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湖亭题壁
- 三十功名青史少,九重知遇黑头稀。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海丰制府兼署军篆并荷真除赋贺二首 其一
- 献赋十年犹汉戟,访碑重译见秦灰。 清末民国初·宋育仁 庚子出都留别 其三
- 早计归期重九外,何知死别十年前。 清·金和 己巳九月蔡紫函刑部乞病归里卒于清江舟次哭赋三首 其一
- 为要重阳酬令节,暂教十日驻山庄。 清·弘历 重阳日侍皇太后登高揽胜之作
- 我如华表重来鹤,君似龙门十上鱼。 清·尹鑴 与李济卿共赋
- 四十平头拜恩宠,九重亲口赞文章。 清·陈沆 送程玉樵典试广东
- 二十年前犹白发,千重峡里更青山。 清·金履万 閒居述兴
- 重译来王来贺节,十年一度一临轩。 清·弘历 八月十三日六旬庆典率内外王公大臣诣慈宁宫行礼遂御殿受贺爰成长句示志
- 七十引经宜贱分,九重颁诰愧恩褒。 清·南有容 次俞四宰良甫贺致仕韵
- 八十年同琴瑟好,九重天降酒肴资。 清·蔡之洪 郑佥枢寿席韵
- 十上公车神却王,重磨老剑气弥鲜。 明末清初·卢世㴶 哭李泰云老叔
- 节近重阳犹问菊,病来十日未鸣琴。 清·张英 病起
- 偷移暮雨重阳近,低问芳龄十五馀。 清·彭孙遹 赠房兴公 其一
- 魂思旧麓茔重启,指屈流年燧十更。 清·南龙翼 张判书迁葬挽
- 重九日经停节处,十三年隔泛槎时。 清·南龙翼 快宾楼。追次翠屏秋潭板上韵
- 闰重九日叹复叹,看十三陵山外山。 清·何绍基 回忆壬辰闰九日余方游昌平复成一律
- 别来将十日,积晦满重城。 晚清·李慈铭 春阴瑟居有怀韬夫仲彝
- 惊心三十载,发兴欲重游。 清·吴雯 送景文岩二首 其二
- 行年八十垂垂老,入梦千重处处忘。 清末·郑孝胥 陈立村八十诗
- 一斗十千频买酒,三年重九此登楼。 清末至民国·方鹤斋 重九昌解人招饮二首 其一
- 九重仪舞来丹凤,三十声华珥汉貂。 清末至民国·王乃徵 和易实甫岁暮诗
- 茱萸节候将重九,豆蔻年华已十三。 清末至民国·罗庶丹 和陈阜荪阮《秋海棠》十二律次原韵 其三
- 梓泽东来七十里,凤巢西隔九重门。 清末至民国·汪荣宝 华清 其一
- 屈指客游过十载,伤心佳节又重阳。 清末至民国·张秉衡 秋夜不寐
- 万重愁绪肠千结,六十年华指一弹。 现当代·程坚甫 雨夜感吟
- 裹粮须十日,冲雨越重峦。 当代·陈永正 赠别吕君忾五首 其二
- 忽忽重阳节,阴阴十月天。 现当代·程坚甫 山居自遣二首 其一
- 十万楼兰斩,重兼诺亚程。 当代·幻庐 入冬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