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前”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露湿铭旌重,风吹卤簿前。 盛唐·李颀 达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
- 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唐·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 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 隋末唐初·虞世南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 重来渔父难相觅,前度刘郎未忍疏。 南宋·葛天民 桃花
- 移时前席辞旒扆,不日重城歌裤襦。 北宋·曾公亮 送程给事中知越州
- 今以薄才叨重任,改将微效觊前贤。 北宋·文彦博 宫保相公之役与有劳焉及闻非才忝爰立之命贻诗加奖有晋公亲讨卫国专谋之句称述大过拟议非伦辄成拙恶一章以达谢意
- 服裘尚质遵前制,配册修辞正重名。 北宋·苏颂 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 二年前过曾携手,今日重来忽见坟。 宋·王山 吊盈盈三首 其三
- 自古荆襄俱重镇,今公羊陆是前身。 南宋·周南 送江陵牧次对贰卿
- 白飞琼斝应归重,红滴珠槽敢忌前。 南宋·郑清之 煮白酒送林治中
- 行囊觉重添新藁,颜貌如前转少年。 南宋·释元肇 送林陶欢
- 汉后前釐席,淮王重报书。 北宋·胡宿 岁晚禁直呈承旨侍郎同院五学士
- 前星迎霁色,重日丽晨光。 南宋·林光朝 东宫生日六首 其四 乙未
- 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 元·吴师道 次方韶父韵
- 得君品裁知增重,顾我聪明不及前。 明·文徵明 余为黄应龙先生作小画久而未诗黄既自题其端复徵拙作漫赋数语画作于弘治丙辰讵今正德辛未十有六年矣
- 重来季子未金印,前度刘郎空白头。 明·苏葵 予三十年前曾寄学乐昌后以道远之故得公牒移复本邑兹因川行道出前地感而有作二首 其一
- 阃外渠隍知重寄,禁中颇牧想前修。 明·沈彦光 次令行营永啸堂韵 其二
- 前定天门人有命,重恢公道国无羞。 明·沈喜寿 试院偶吟。录奉西坰相公暨诸寅丈
- 一府重轻三改命,两朝前后六逾年。 明末清初·李安讷 甲串津舟中。戏占长律一首
- 老违前席霜侵镜,梦对重瞳泪湿巾。 明·郑晔 昭敬大王挽词
- 王杨卢骆虽前后,洪郑金张孰重轻。 明末清初·李安讷 见己巳十一月十九日邸报。戏书以志之
- 前程无税驾,重任未弛肩。 明·湛若水 赠霍渭先进士毕姻归南海长律一百韵
- 重地深分履,前辕早树旌。 明末清初·毛奇龄 寄吴制府广东
- 国以人增重,公膺宠倍前。 明·韩浚谦 赐几杖筵唱酬诗
- 重岭孤城随雁使,前朝古木语枫人。 清·赵冕镐 到店
- 重门剩著黄金锁,前路应留白玉台。 清·黄之隽 闺思 其三
- 六十馀年事重葺,百千奕叶仰前猷。 清·弘历 普静禅林瞻礼有述
- 蒙藉前庥惟幸尔,思量重侍更潸然。 清·弘历 故宫即事
- 诣寝问安那重得,倚舆摛句讵前同。 清·弘历 正月晦日还宫之作
- 前辈爱山兼爱士,重阳宜雨更宜晴。 清·王文治 重阳后一日增履庵方伯胡云坡廉使偕保砺堂参镇见过寓斋遂同游虎阜二首 其一
- 扬前笑糠秕,报重掷瑶琼。 清·崔锡鼎 郑正郎泰卿挽二十八韵
- 重臣唐节度,前辈鲁灵光。 清·邓廷桢 哭松云先生四首 其一
- 商量作重九,点缀拓前人。 清末至民国·蒋德钧 新修太白祠二十四韵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