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凉”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唐·白居易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中唐·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话旧
- 肯顾雀罗殊郑重,欲为鸡黍愧荒凉。 南宋·刘克庄 赠罗摄官
- 花压藤舆重,游回绣幰凉。 南宋·杨万里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四
- 袅风翠果擎枝重,照水圆荷舞叶凉。 北宋·张耒 夏日杂兴四首 其三
- 翠管嫩粘琼糁重,野泉情心玉蕤凉。 宋·董嗣杲 茨菰花
- 晓泊烟华重,晴留雨气凉。 北宋·司马光 双竹诗
- 晚杯荷露重,午枕竹风凉。 南宋·李流谦 书事 其二
- 擎弄正知双手重,携摇偏得一襟凉。 金·李奎报 次韵谢皇甫管记赠扇墨
- 回舟并载别愁重,残雨微生半夜凉。 元·柳贯 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
- 纨扇晚凉诗自写,翠鬟情重酒同倾。 元末明初·张昱 寄孟昉郎中
- 落笔霜威重,随车雨气凉。 元·王璋 送傅扩斋廉访满秩归长安二十韵
- 衣凉亲佛火,露重偃风藤。 明末清初·龚鼎孳 九日集兴诚寺用重阳登高四韵 其三
- 工部诗名千古重,溧阳身计一生凉。 明·李睟光 题五山诗卷后
- 故人千里情何重,病肺三年梦亦凉。 明·明秀 谢孙十六山人惠莼菜
- 苦逢溽暑冠裳重,喜送薰风几席凉。 明·刘渊甫 暑夜微凉集东渚第
- 珍重智镫逢室暗,凄凉愚鼓背人敲。 明末清初·王夫之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十三
- 废寺荒凉僧不见,相公珍重酒无巡。 明·俞好仁 端午。留守相公暨僚佐设宴以慰
- 凄凉十载黄扉梦,珍重百年白社期。 明·徐居正 寄岑上人
- 海雨忽来重,江云相带凉。 明·施渐 赋得江帆送蒋氏归仪真
- 密洒孤帆重,斜侵捲幔凉。 明·王辄 虹桥暮雨
- 茅檐晨雾重,莲荡午风凉。 明·何乔新 景陵书事
- 半岩花气重,一径竹阴凉。 明·陈琏 登熙春岩庵
-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 明·周伦 送徐锦衣
- 春阴自入黄昏重,雨气遥垂黯澹凉。 清·黎简 寒雨独坐
- 凄凉客向秋深别,珍重身当乱定归。 清·赵执信 送朱悔人归潜江
- 馀花露酣重,平槛雨浮凉。 清·黎简 初叶
- 露压梢梢重,声添叶叶凉。 清初·查慎行 周广庵编修席上分赋秋芦十六韵
- 入鼎丹砂重,含风白葛凉。 清·朱彝尊 题倦圃图限杜少陵过何将军山林韵十首 其七
- 朝廷西顾重,秋色玉关凉。 清·袁枚 送黄宫保巡边 其一
- 烟重湿新绿,竹凉啼暮禽。 清·袁枚 清明苦雨寄涂秀才长卿
- 小阁重帘人静后,一天凉露雁来时。 清·赵冕镐 端正月夜。锦洲至
- 孙枝雨洗梢犹重,子夜风来径已凉。 清·李振钧 新篁用元人韵
- 凄凉画角三更戍,尊重牙旗百战材。 清·姚莹 留别台中人士 其四
- 沾衣雨湿添绵重,吹帽风来透鬓凉。 清·贺祥麟 九月于役盐山即事有作
- 九天霜气鸿毛重,满院松涛鹤梦凉。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秋日与书桥,二松共赋 其十四
- 容台典重行春令,枯冢悲凉厉朔风。 清末民国初·杜关 春兴八首(选四) 其四
- 红轻绿重虽恒例,午暖朝凉不定期。 清·弘历 御园首夏
- 浙之所重异他省,麦却宜凉蚕喜暄。 清·弘历 浙江巡抚吉庆报春花蚕丝收成分数诗以志慰
- 石古苔痕重,山秋树色凉。 清·弘历 松柏堂
- 霜前色犹重,风里意含凉。 清·弘历 枕碧楼
- 步晨觉露重,度水喜风凉。 清·弘历 七月朔日作
- 珍重山居誓,苍凉野哭篇。 清·全祖望 题姜如农侍郎荷戈图
- 露冷铭旌重,香消宝鸭凉。 清·陈廷敬 高渭师翰读夫人挽诗
- 凄凉衔玉诏,郑重奉金棺。 清末民国初·缪荃孙 隆裕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 德凉愆日积,农重望时乖。 清·弘历 雩祭圜丘坛敬成十韵
- 轩凉新墨渍,树重远钟沈。 清末至民国·汪荣宝 秋阴
- 霜重黄花瘦,夜凉孤雁鸣。 现当代·谢龙升 秋夜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