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兼”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重裘每念单衣士,兼味尝思旅食人。 唐·白居易 题新馆
- 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中唐·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
- 威令兼宁朔,英声重护羌。 唐·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北宋·王安石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
- 欲光子道兼三乐,须念家传重一经。 宋·金君卿 题披云阁
- 快兼长史三杯酒,优重中郎六体书。 宋·王洋 得周朋诗云方为秘府书石渠二字作诗美之
- 兼曹抛玉殿,重阁指蓬邱。 北宋·莫渊 送程给事知越州
- 重袄犹思双手火,兼金难买一肩樵。 金·李奎报 次韵李起居郎见和雪诗。即和成二首。兼示李侍郎,河郎中 其一
- 朝廷分重寄,将相赖兼资。 金·王璹 谒狄武襄祠
- 法重催科考,时兼荐馑臻。 明末清初·陈恭尹 献大司马制府吴公一百韵
- 位重公孤叨宰辅,职兼翰苑忝儒臣。 明·杨荣 和荅俊斋乡先生二首 其二
- 职兼中外忧民计,身重有无从古论。 明·李石亨 送庆尚道监司尹赞成
- 迷途重以风波恶,蓬鬓兼之岁月长。 明·王廷相 客叹
-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 明·郑善夫 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
- 纤手重劳传桂粟,醇醪兼得醉蒲萄。 明·汪道昆 从王之相乞观梱内无如绣佛兼出壶榼饷余先是诸少年顶礼有不肃者为作谢之
- 自古关防为重寄,即今文武待兼能。 明末清初·徐必远 送广州俞使君
- 但有夷吾堪重望,何须唐■浪兼才。 明·唐伯元 大参王如水公复补吾广
- 主恩偏重烟霞客,清秩能兼吏隐名。 明·邓云霄 祁剑城遥授广文赋赠
- 地部■仓分务重,军门铁钺宪台兼。 明·李民宬 过天津卫
- 此别兼生死,临岐重慨慷。 明末清初·彭孙贻 初春哭仲妹八首 其五
- 重负资良干,兼收及散樗。 明·卢龙云 初任粤西过里与诸亲旧宴集
- 重以经年别,兼之远道伤。 明·区大相 汪公干送至卫河赋诗别去
- 责重黎元寄,官兼节制尊。 明·具凤龄 送俞府使止叔赴会宁任
- 未成杯重把,那得恨兼消。 明·申光汉 送李同僚赴燕都
- 重合金闺彦,兼联玉署才。 明·杨士奇 重游东郭草亭
- 南斋礼数文章重,中秘图书著述兼。 清·蒋士铨 十月初七为芸楣司空初度日避客予家谈燕竟日作诗纪事即以送行 其四
- 重衾双败絮,兼味一枯鱼。 清·蒋士铨 寂寂
- 兼综纷纭说,重烦考證馀。 清初·查慎行 大司农华亭王公哀挽六首 其四
- 重以劳耕凿,兼之茹草蔬。 清·郑珍 疫 其二
- 两牛烦重载,斛水抵兼金。 清初·查慎行 徐大来太守送黄河水
- 秋树兼萧瑟,衰年重别离。 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代内子题照送赵氏妹归皖 其一
- 济兖重称沾雨透,淮扬兼报畅雷鸣。 清·弘历 批摺
- 健骑重驱厄鲁部,骁材兼选黑龙江。 清·弘历 赐经略大学士傅恒及征缅众官兵酒食即席得句
- 寄重循良应不愧,道兼风雅更谁能。 清·张英 送邓田公之任唐山
- 任重两朝君已倦,治兼三辅我何能。 清·南龙翼 坡山客馆夜坐。书怀呈文谷傧相要和
- 遂有薪传兼尔雅,多缘仁术重吾儒。 清·金朝觐 送朴慈庵二首 其一
- 夷音半是兼蕃汉,北俗终须重马牛。 清·崔锡鼎 凤凰城
- 重以友朋念,兼之山水怀。 清·陈廷敬 九月十五日循西山下行过乱石村峰岭奇秀舆中读使黔集及扇上诗有怀西厓二首 其二
- 所重心惟赤,更兼勇绝伦。 清·弘历 赐奠功臣扬古利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