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六”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重关□宿立,六出带花圆。 初唐·上官仪 五言奉和咏棋应诏 其二
- 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 五代·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二
- 炬石重镣养,防非六药涂。 后蜀·窦真君 九转诗 其五
- 六出寒光乱,重瞳喜气浮。 北宋·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
- 峰擎寺脚重霄近,雹起潭心六月寒。 北宋·韩琦 闻前都水王荀龙郎中将率二三知旧游天平山寺
- 自从六月袂分后,又是重阳节过时。 宋末元初·杨公远 寄饯东麓赵赞府之官湖南
- 六辔周王新礼乐,重湖楚国旧山川。 南宋·廖行之 代送王守赴湖北漕
- 重闱永夜宜开酌,六礼今年看结缡。 南宋·项安世 代作五首 其四
- 便是重阳日,真成六月霜。 宋末元初·黄庚 六月白菊
- 花先开六月,节不待重阳。 宋·顾逢 夏菊
- 遥想重闱集,咸推六殿恩。 南宋·韩淲 慈福太后生辰圣驾同中宫过北内上寿至晓銮仗方回观者无不仰赞庆礼四朝之尊也
- 一花分六出,千叶是重台。 南宋·释居简 千叶栀子花
- 重门疑鬼凿,六月与天通。 宋·赵时朴 黄塘岩
- 岁晚望重翟,路长迷六騩。 南宋·张扩 挽显肃皇后词五首 其五
- 重帘和雾卷,六幕极天青。 北宋·刘筠 秋夜对月
- 遥知花六出,争瑞日重晖。 南宋·李洪 十一月十九日瑞雪应时百寮入贺仆以病告翌日从驾朝德寿宫马上口占
- 经书贝叶翻重译,漏刻莲花礼六时。 元·张翥 南山莲社偕韩友直伯清昆季游龙井寺
- 衣冠治定通重译,竹帛文同变六书。 元·傅若金 送蒙古潘学正
- 六书尽学周王鼓,重译亲通汉使槎。 元·傅若金 寄王君实张孟功赵子期三首 其三
- 风岩寒六月,云岫辟重关。 元末明初·王逢 同周南野游雨石山洞
- 桑乾水绕重关外,灰岭山青六月初。 明·杨巍 憩怀来仰止亭次赵中丞韵
- 六瓣香淩蓬岛月,重台彩映玉田烟。 明至南明·黄公辅 华阳王园梅双异
- 老子十年今六忝,小堂经岁始重营。 明·李廷龟 礼部重建郎官厅。阅乐后仍作小酌。酒席与郎僚口占
- 朝议遽宽重谴吏,圣恩因借六安丞。 明·张鸣凤 留别黄门周公
- 六六奇峰开海岛,重重彩雾拥仙关。 明·李胜原 望黄山
- 玉立几千重碧嶂,剑横三十六青山。 明·沈彦光 高城道中有感 其二
- 六六奇峰开海岛,重重彩雾拥仙关。 明·李胜原 望黄山
- 重重台殿空青上,六六峰峦紫翠间。 明·王绂 赠孙碧云还武当
- 六旬作祖宁论晚,重庆书贤报锡丰。 明·区越 喜亲家何雩峰举孙次韵
- 生世已能同六甲,遭时况复睹重华。 明·金宗直 书闵校理同庚会图。凡十五人
- 重重台殿空青上,六六峰峦紫翠间。 明·王绂 赠孙碧云还武当
- 永恨重泉隔,深惊六载过。 明·边贡 正月十七日先大人寿辰
- 但濡马六辔,遑惜足重趼。 明·李孙宸 金陵归思漫成百韵
- 奄忽重轮仄,伶俜六尺孤。 明·汪道昆 丁明府悼亡 其二
- 六善躬敷奏,重瞳首屡回。 明·庞嵩 钱济川奏最北上
- 六载思同舍,重逢感旧欢。 明·卢龙云 次清源值龚侍御行部过谈舟中
- 清心直映重湖底,冤气能令六月寒。 清末民国初·王闿运 为彭女作二律 其二
- 重来疑梦寐,六月转清凉。 清·朱彝尊 长庆寺啖荔支二首 其一
- 重来记心赏,六月此池亭。 清·江湜 重题宁化旅馆
- 重峦笔洒屏生色,六法谈深月浸杯。 清·陈式金 和陶君锥庵重九惠章韵
- 夜光六市浮金气,花信重楼动鬓香。 清·姚燮 吴门度岁
- 郡国俯看三十六,烟霞深护万千重。 清末至民国·王树楠 望博格达山二首 其一
- 我欲排云翔六翮,谁还把酒酹重台? 清·宗稷辰 初登黄鹤楼
- 云天绝栈凌重岭,靺鞨遗墟按六蕃。 清·洪柱国 赠别北评事吕希天 其二
- 重重岛上双双鸟,六六峰前九九花。 清·赵持谦 亚使索诗赠之
- 琼笥骈函重珏辑,瑶阶联晋六符陈。 清·弘历 玉盘联句
- 宫中添得重华号,世上阅来六十年。 清·弘历 新正重华宫
- 重节岂须排日饮,六时惟觉和诗忙。 清·朱昆田 和止渊瓶菊
- 重重岛上双双鸟,六六峰前九九花。 清·赵持谦 亚使索诗赠之
- 兵尘六合谁蛮触,风雨重阳自古今。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己丑九日醉叶楼和李释翁座间有王陈二君故以丛祠二语美之 其一
-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清·翁方纲 栖霞道中示蕴山
- 关百二重秦代月,宫三十六汉时秋。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潼关道中二首 其一
- 乍喜重瞳近,还思六辔迟。 清·赵观彬 祗送幸陵之驾归路口占
- 上策只除三十六,蓬山恨隔一千重。 晚清·周达 镜夫自皖中来书询沪居近状并问曾否东游作此答之
- 海黑多重爆,云高十六鸣。 当代·幻庐 立秋四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