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八”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唐·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其二
- 麟脯随重酿,霜华间八珍。 唐末·韩偓 无题 其二
-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 唐·薛能 升平词十首 其一
- 薄酒如重酝,寒蔬抵八珍。 南宋·陆游 自咏二首 其一
- 列侍百重围虎戟,酣歌丈八忆蛇矛。 北宋·宋祁 云梦李使者
- 山连八桂峰峦秀,地近重溟雾雨淫。 宋·李纲 次贵州二首 其二
- 半规皎皎暾重雾,一点晶晶洞八窗。 南宋·释居简 西菩中晖堂乃参寥辨才所居
- 念深尧八彩,感切舜重瞳。 北宋·吕陶 郊祀礼成诗
- 舜举重瞳目,尧开八采眉。 宋·杨杰 皇帝朝献景灵宫天元殿门有灵芝为瑞时备员博士前道圣驾得预瞻仰获缀贺班赋诗上进
- 讲肄联重席,官花卧八砖。 宋·孙觌 大资政张公挽词四首 其一
- 帝想重关阻,云连八水辽。 南宋·程公许 寿茶使三十韵
- 喜见重瞳开日表,何劳八翼梦天门。 元·陈益稷 送驾至上都过关口而回
- 风景重阳节,饥寒八口谋。 明末清初·吴嘉纪 送方虞臣游楚四首 其四
- 图分八阵石犹在,柱锁重关铁未磨。 明·王绂 月夜过瞿塘
- 赋比淮南山八桂,占当星汉月重轮。 明末·陈子壮 庄景说奉使靖江王邸往来五羊见访赋此赠别 其一
- 红线深缘重结月,白头偕老八经旬。 明末清初·吴竣 挽柳掌令大夫人
- 扫海羽人看八角,披云仙子下重阑。 明·车天辂 次尹佐郎韵。赠李正郎 其二
- 重译总多浮海贡,八林全散采珠郡。 明·陈吾德 海不扬波卷赠陆宪副奏绩
- 分明未睹重瞳色,彷佛如瞻八彩光。 明·崔演 奉天门朝贺二首 其一
- 重渊瑞射嵎夷宅,八极春先太乙庭。 明·张位 登日观峰
- 福履已瞻连八座,恩波仍洒到重泉。 明·苏葵 挽程太夫人学士克勤母也
- 八窗虚敞堪延月,重槛高寒可摘星。 明·萧显 镇东楼
- 八道分符循俗美,重门击柝备时凶。 明·张宁 登太平馆楼六十韵
- 恭睹尧眉呈八彩,仰瞻舜目烱重瞳。 明·杨荣 赐见东宫谢恩
- 纷纷众类来重译,荡荡仁风普八埏。 明·丁寿岗 送郑监察子健赴京
- 小圃每倾重酝酒,晴窗时写八分书。 明·钱子正 途经仲兄常翁故居感而赋此
- 明彻重瞳照,眉舒八彩鲜。 明·申用溉 贯虹楼四十韵
- 桂圆犹八月,菊吐渐重阳。 明·胡应麟 侍御叶公初度赋柬四章 其三
- 去廷重瞳面,应思八彩眉。 明·姜沆 赠长沙宰林子慎瓜满还京
- 痛戚重宸结,咨嗟八路并。 明末清初·吴竣 王世子挽
- 八座先朝旧,重金两鬓明。 明末清初·李景奭 延城君李公挽
- 八陈如荼合,重英戴胜攒。 清·姚鼐 吴宫教战
- 整顿重阳节,夷犹八秩年。 清·钱载 生日题试院芙蓉
- 重阳定载平山酒,八月谁同曲水槎。 清·彭孙遹 寄吴尔世 其二
- 重华景庆耄期寿,八伯轩鼚福禄诗。 晚清·李慈铭 题海昌周慕谖驾部乾隆庚戌所进八旬万寿颂册
- 重译文章通上国,八荒珠玉会神皋。 清·曹寿铭 赠日本使者仓松敖
- 八掌文衡先绩炳,重衔使命小臣惊。 清·何绍基 五月初一日奉命充贵州副考官纪恩恭赋
- 重三独许占佳节,八十未甘称老夫。 清·何绍基 次韵和伍燕堂丈八十自寿 其三
- 重阎杰构依林麓,八郡斑衣满路溪。 清·南龙翼 到马岛。记土风。述客怀。得五十韵排。呈两使
- 肯因八座辞盘谷,坐拥重衾待启明。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实甫移居后将归浔阳迎眷属叠韵赠之小鲁 其二
- 陶潜且采重阳菊,枚乘应观八月涛。 清·洪柱国 秋夜听雨。有怀梧滩
- 思妇裴回二八夕,云窗逦迤几重情。 清·申纬 十六夜云阴
- 八万坡陀争向背,重三天气拗阴晴。 清末民国初·裴景福 行河田山中
- 乳比周文还过八,瞳如虞舜不妨重。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和少石藩使文郎弥月再叠前级
- 真见文昌辉八座,同钦华盖焕重离。 清·弘历 赵北口行宫观灯同扈跸儒臣联句
- 辑圭剑履通重译,献赆梯航到八闽。 清·弘历 丙寅正月十日召诸王臣工集重华宫联句
- 蚩尤所恃依重险,风后宛同握八门。 清·弘历 战图补咏六首 其五 阿尔楚尔之战
- 官升八座犹怜屈,岁阅重庚尚恨忙。 清·南龙翼 吴判书挽
- 防风后至劳重译,尔日前驱已八驺。 清末民国初·曾广钧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 其一
- 从云漠漠嘘重壤,行雨濛濛润八荒。 清·陈廷敬 百鹤新阡十景诗 其二 卧笏回龙
- 泰壹帝临星八极,璧坛神沛月重轮。 清·梁佩兰 冬日漫兴四首 其二
- 吟赓八叠方传茗,宫启重华更布茵。 清·弘历 立春日重华宫曲宴宗亲及近臣并命观灯火联句
- 人意不如常八九,出游差可只重三。 清末至民国·陈衍 暨儿寄视九月十四江亭补作登高诗次韵和之
- 飘来尧八䌽,映出舜重瞳。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花翎十六韵依樊山韵同作
- 风雨重阳酒,巾裾八咏楼。 清·王继谷 九日登八咏楼同仲兄作
- 八奏咸池会,重坛瑞雾喷。 清·弘历 夏至日有事于方泽礼成恭纪八韵
- 八渡何来水,重门几处关。 清·赵显命 又次槎川韵 其六
- 已经虚八月,莫更负重阳。 清·閒潭 将近重阳不闻雁至
- 八十五龄真好汉,重阳半月见耆英。 清末·郑孝胥 韬庵太傅八十五岁生日
- 艰难八口哀生事,忽地重阳到眼前。 清末至民国·梁鸿志 九月八日偶成
- 八阵平沙没,重关万古愁。 清末至民国·赵熙 夔州
- 十八年间几多悔,九重泉下可知哀。 当代·吴金水 癸巳清明前一日祭扫长句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