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光”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恩光贪捧日,贵重不看花。 中唐·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三
- 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 中唐·李贺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其二
- 迹光三乐美,声重三疏贤。 唐·胡嘉鄢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 褒辞光万代,优旨重千钧。 南唐·李中 献中书潘舍人
- 二篇称奖恩尤重,万国传闻道更光。 唐末宋初·杨徽之 禁林宴会之什
- 榆枌倍借千钧重,阀阅高腾万丈光。 南宋·程公许 代寿李参预雁湖先生五十韵
- 馀光久记仁人里,引重仍惭长者言。 北宋·刘挚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 其三
- 衡岳势增重,文星日有光。 南宋·戴复古 见湖南绣使陈益甫大著 其一
- 缄封湘箧重,题咏剡藤光。 北宋·李复 依韵酬沈仍长官惠葡萄
- 在昔名尤重,于今道已光。 北宋·赵抃 送石秘校
- 六角价非重,九华名未光。 北宋·文彦博 和公仪咏蒲葵扇
- 金垂枝杪重,星隐叶中光。 北宋·宋庠 从幸翠芳亭观橙
-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北宋·韩维 又和北轩竹上甘露
- 羡君名重中台上,勋业终光北斗南。 元末明初·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自讼之作
- 晓侵雾露黄冠重,春透山林䌽服光。 元·黄复圭 送潘希隐归闽省亲
- 勋名山岳重,翰墨日星光。 元·契玉立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 陆贾光扬越,相如重冉駹。 明末清初·屈大均 走笔奉答湖州徐蘋村司业见赠之作用元韵
- 露使花头重,霞争酒晕光。 明末清初·屈大均 荼蘼花 其二
- 龙门旧识家声重,雁塞新承使节光。 明末·孙传庭 新正十三夜李念腾招饮署中赋谢 其二
- 尚齿恩荣金带重,承颜文彩凤毛光。 明末清初·姜柏年 崔同知■■挽
- 君岫似妆螺髻重,青溪如拱赭袍光。 明·洪彦弼 洞庭秋晚
- 积学朴庵光邑志,驰名冰檗重儒绅。 明·卢渊 挽邑四贤
- 奏疏争光须日月,官曹增重抵丘山。 明·吴宽 章侍郎纶挽章
- 从来民事偏为重,此去科名定有光。 明·吴宽 送吴宪之知龙泉
- 才名重似连城璧,文采光如照乘珠。 明·陈琏 和杨嗣庆见寄韵
- 职司万国纲常重,位近中天日月光。 明·钟芳 送少宗伯杨公正叔
- 能使尚书重,深扬国士光。 明·徐祯卿 于武昌怀献吉五十韵
- 金是燕台重,珠元合浦光。 明·卢龙云 答谭金吾兄弟 其一
- 雨光林拭叶,花重鸟并群。 清·黎简 正月十七日题
- 露侧垂珠重,钗烘眩发光。 清·黎简 玫瑰花
- 老成方略须持重,遵养王师且晦光。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邦均店。次壁上韵
- 子舍光阴留寸草,君恩重叠到岩河。 清·郑用锡 自叹
- 尽使贞魂光俎豆,长留浩气重河山。 清·林则徐 宫保尚书云汀老前辈大人六十寿诗 其十五
- 色将金甲同光洁,用与梅羹孰重轻。 清·李胤永 赋抽呼韵 其二
- 两召天书光日月,三迁公望重朝廷。 清·陈廷敬 魏环溪先生邀集可亭以寓直不赴却简
- 裘箕事业光支那,钟鼎声华重觉罗。 清末·许南英 和公善茂榕园即事用前韵
- 翠重愁鬟侧,红光怕镫宽。 清·吴绮 闺中杂咏 其七 走马
- 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 清末·黄遵宪 书愤 其三
- 奏牍光香简,文章重玉楼。 清·李兆洛 挽辛筠谷学使 其六
- 有志竟成光汉族,拂衣高让重民权。 清末至民国·苏启元 前诸将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