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伏”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中唐·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 艰难反国非重耳,矍铄临军岂伏波。 明末清初·屈大均 六十二岁生日作 其二
- 行装三伏雨,孤棹百重滩。 明·徐熥 送余印卿秀才还濉阳
- 渡淮三伏雨,瞻阙万重云。 明·徐熥 潞河别曹能始 其二
- 自喜清阴消伏暑,谁期佳节到重阳。 明·吴宽 再答世贤过访之作
- 海宇顿消三伏暑,龙宫洞澈九重关。 明·谢迁 喜雨仍前韵
- 梦断八重天更远,坐消三伏暑如何。 明·区越 六月六日嘉会代柬 其一
- 玉女三浆嘘伏火,金鳌百炼跃重湖。 明·郭棐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 其四
- 重围穷鹿铤,伏莽尽鸱张。 民国·曹倜 徐漱珊封翁六十寿诗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