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亩”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不离三亩地,似入万重山。 唐·张蠙 和崔监丞春游郑仆射东园
-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埽旧巢痕。 北宋·苏轼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 石根渐见兰成亩,影里不知花几重。 元·陈樵 琴台
- 沙坪接畛田千亩,玉溆通桥路几重。 明·沈周 南洲为华中天题
- 小辟池三亩,横开室几重。 明·袁宏道 次峰字韵 其一
- 闲占白云千亩地,近依红日九重天。 明初·来复 题钟山新寺 其三
- 醉里莺花三亩宅,梦中霄汉九重城。 明·刘珏 送仰大理还吴
- 故国青山三亩宅,何年白屋两重扉。 明·陆深 苦热
- 翠影过三亩,低枝更万重。 明·李堣 题砺原山庄十二咏 其十一 万枝松
- 数亩盘桓安乐土,千重险阻利名关。 现当代·程坚甫 读梁梦霞《我的奇文》书后 其二
- 百亩柑花如喷雪,千重稻浪似翻毡。 当代·陈振家 潮乡行
- 暂借蓬瀛三亩宅,来参诗乐九重天。 当代·李映斌 阳澄湖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