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对“亦”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山川重分手,徒御亦悲秋。 中唐·皇甫曾 送元侍御充使湖南
- 使君紫马重临郡,柱史青牛亦出关。 南宋·刘克庄 又和感旧四首 其一
- 更将儒术重熙载,要使君心亦欲东。 南宋·袁说友 简唐英同年四首 其三
- 连城喜子重增价,敝帚怜吾亦自珍。 宋·虞俦 和林子长别后寄诗
- 葛冠道士重温卷,芝砌郎君亦下车。 南宋·岳珂 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仲端明朱子明户部曾编摩忽皆专介王渊道诸人亦来而东老侄自石门至阁皂刘道士又以诗卷为贽戏成
- 山阴拟去重为客,路滑归来亦悟禅。 南宋·张埴 是日归馆中作
- 蜀主未能重造汉,商孙不免亦侯周。 宋末元初·汪梦斗 柯山赵公屡更麾节多在浙东西皆有美政德祐正为浙东宪入景炎犹为闽浙招捕今被召入觐从行幕客则吴元镇与朱景日武博景日向在上庠亦辱识此来所馆相去差远至是出旧城方能报元镇谒并言别故就访景日不遇却因得见招捕公蒙谦接元镇讶其无诗为贽口占三首奉呈资一笑 其一
- 汉庭亦羡相如美,楚客重看贾传尊。 明·何景明 送雷长史
- 只愁老瘦重遭斥,但免饥寒亦感恩。 明末清初·释函可 闻同难民为虎所食
-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 明末·何绛 重游雷峰寺
- 微劳亦预洪恩被,仙乐重闻法酒宣。 明末清初·赵复阳 癸巳秋七月。仁祖大王实录成。十一日。命赐史局诸臣宴于议政府。十九日。洗草于遮日岩。又命赐宴。皆赐乐一等。白轩李相公在局外。赋七言近体一首。以咏其事。与宴诸公。皆和之。不量鄙拙。谨次其韵。以寓悲感之意 其二
- 鸿归上苑书重到,月落枫林梦亦愁。 明·于慎行 秋日荅李本宁太史秦中四首 其一
- 太守亦知糊口好,老人重觉折腰羞。 明末清初·李植 遣遇近体 其二
- 熊掌不劳重宴客,羊头何用亦封侯。 明·吴宽 王成宪席上赋火肉
- 归客洞庭山亦送,罢官江左阁重开。 明·欧大任 陈子野邀笛阁
- 亦幸羁徒隶,重瞻放大夫。 明·卢守慎 讲院奴。名水石。得罪定属是郡。晚闻予谪上谒。能陈院中事。且曰。小人役于宅。路甚惯云。岂吾为官特久故耶。怃然纪之
- 重矜柔弱质,亦得岁寒心。 南明·释今严 石人峰腊月菊花
- 爱才重悼惜,知命亦滂沱。 明·申光汉 挽申同知
- 海上青蝇重叹息,天边苍狗亦须臾。 清·舒位 与沈小如刺史话旧即送补官保定 其三
- 我去重游蓟,公归亦渡洨。 清·朱彝尊 曹先生溶挽诗六十四韵
- 东涧老来重纳拜,昆铜痛定亦招魂。 清·全祖望 阮怀宁居
- 黄带亦编流寇传,绣衣重睹汉官仪。 清末·黄遵宪 谕剿义和团感赋
-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 晚清·林占梅 游清水岩
- 聊以为家归亦寄,仍容作主客重来。 现当代·钱钟书 返牛津瑙伦园(Norham Gardens)旧赁寓
- 参天桧碧谁重植,治世麟亡势亦宜。 现当代·莫仲予 谒孔庙
- 要使神州重吴会,即论馀事亦仇唐。 清末至民国·梁鸿志 正月十五日苏叫可园吴郡文献展览会园中梅花盛开晚赴潘博山彭恭甫陈子清饮集夜归上海
- 或酬夙愿重如愿,将献陈辞亦费辞。 当代·幻庐 二零一七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