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对“陶”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唐末至五代·齐己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 陶令柴桑何日去,远公莲社几时过。 北宋·贺铸 暮春怀黄州白维那
- 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 宋·李纲 戏赠东林圭老
- 可比远公莲社胜,应嗟陶令菊园芜。 宋·钱文 题梵竹卿蓬居
- 佳景随开陶令兴,雅怀犹负远公心。 南宋·蔡沆 登高
- 谁知归去陶元亮,又遇当年远法师。 南宋·陶梦桂 酬君山远上人送别
- 非学远公社,兼无陶令来。 北宋·释显忠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 其十一 白莲庵
- 逸兴不输陶令菊,芳名可占远公莲。 元末明初·郑枢 禹密直挽词
- 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独栽莲学远公。 元·善住 月夜四首 其四
- 远公若许来同社,陶令何妨去结庐。 宋末元初·宋无 寄山中僧
- 归去偕陶令,安闲访远公。 元末明初·李集 复用前韵。呈诸君子三首 其三 自咏
- 逸兴思陶秫,安心爱远莲。 元末明初·郑枢 寄赠沈内舍三和惠聪长老东老
- 已似陶元亮,能无远法师。 元·吾丘衍 闻蒋弘父重五游葛岭有诗因寄五首 其三
- 未禁陶令酒,聊借远公房。 明·王世贞 莫参政子良张山人携饮天宁寺作 其二
- 远公一开社,陶令不眉攒。 明·王世贞 王爱川先生归冯翊诗以送之
- 远公故不禁,陶令亦无他。 明·王世贞 小轩新构枕白莲池即碧莲也一丘岿然池上三方皆竹闲居偶成四章 其一
- 秋事转深陶令菊,归期曾约远公莲。 明·胡应麟 送谢友可还临川
- 千年芳躅惟陶令,三笑何年是远公。 明·陈堂 游东林寺
- 看山把菊还陶令,结社谈玄自远公。 明·许宗鲁 九日玉泉寺登高
- 远公净界开莲社,陶令閒园对菊丛。 明·邓云霄 酬智海上人步元韵四首 其一
- 自惭投社非陶令,却羡能诗有远公。 明·陆昶 初夏游西湖诸山次韵
- 上人身是远公后,老我才微陶令诗。 明·李承召 次姜晋山邀津宽住持专上人诗 其一
- 净似远公尚剩发,贫如陶令未休官。 明·袁宗道 即事
- 远公偏爱能诗客,陶令元无结社心。 明·史谨 重游清凉寺
- 僧有远公堪入社,交无陶令孰休官。 明·钱子正 显慈僧舍如斗轩
- 社里休誇藏远老,山中岂可欠陶君。 明·朴祥 宝印上人 其二
- 不将陶令酒,来犯远公禅。 明·徐繗 秋夜山房与坚公
- 久闻陶令趣,长与远公期。 明·郭廑 士琛家宴归赋以赠之
- 纵醉同陶令,谈经忆远公。 明·魏时敏 龙泉古刹
- 远公已寂寞,陶令此登临。 明·林大春 东林寺
- 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 明·于慎行 因周太史使还海上寄杨鍊庵丈及澄上人一首
- 笋舆陶令入,莲社远公居。 元末明初·虞堪 题陈松巢画
- 人方期远大,帝不借陶甄。 明·吴亿龄 尹判书挽
- 安得寻陶令,相携访远公。 明·夏原吉 客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