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对“方”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八方甘雨布,四远报年丰。 中唐·薛存诚 膏泽多丰年
- 烦君远寄中山酒,顾我方为洛社人。 北宋·祖无择 监丞萧君见贻嘉句仍惠芳醪强率鄙词辄继高韵聊资逌尔深愧斐然
- 刻蜡桂香环远路,缕金莲色乱方舟。 宋·胡宏 碧泉九日有感 其二
- 登临直到秋方好,行乐只因山远来。 南宋·裴良杰 游虎丘
- 底贡陈方物,来宾列远人。 宋·郊庙朝会歌辞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其二 又六变
- 又作殊方见,还成寄远诗。 南宋·赵蕃 客长沙邢园堂下梅花一萼先开有怀成父斯远二首 其一
- 五载理刑临远郡,一麾出守典方州。 元末明初·钱仲益 送吴守信赴知莒州
- 追远逢昭代,游方及盛年。 元·傅若金 送孔惟中再谒祖林
- 不知人远近,犹似汝方圆。 元末明初·贝琼 拟香奁八咏 其六 金钱卜欢
- 省方天藻发,涉远圣躬劳。 明末清初·施闰章 大驾重幸直北校猎时冬祭后三日恭纪二十韵
- 哭声来远巷,昏火照方床。 明·袁宏道 苦雨吟和曾退如 其三
- 方塘水静冰涵镜,远岫烟生翠拥屏。 明末清初·姜柏年 咏怀
- 三冬文史东方朔,万轴经函惠远师。 明·许篈 赠熙俊上人
- 玉笛远飞天外响,碧城方弄月中游。 明·李纯仁 次广寒楼韵
- 岂谓司农方告匮,故烦节使远相催。 明·唐顺之 赠张地官督赋江南
- 远碛孤楼高出树,方舟独楫斗来潮。 明·吕时臣 步出江岸閒吟寄上沈少宰肩吾
- 清远台前江拭镜,直方斋外月如钩。 明·权好文 向易东书院。与诸君泛舟。访赵士敬于月川书舍。时以先生遗稿收录。会于此。故末云
- 仍游远道伤心外,却览方舆指掌中。 明·皇甫汸 将有章江之行书怀
- 道不远人须早复,事皆方物莫教睽。 明·徐敬德 笑戏
- 还期洛社同方驾,何必骚坛叹远游。 明·区越 谢邓太守念斋诗教
- 山浮远翠千鬟净,水满方塘一镜平。 明·李贤(原德) 再和人韵 其三
- 远近山河环帝辇,方隅文轨会宸猷。 明·卢宁 留邸春斋即事
- 远道初知客,方言忽近乡。 明·陆深 过丹阳
- 方今昭至德,远物自来王。 明·陈登 应制赋白象
- 元戎方授銊,信使远交邻。 元末明初·金九容 送郭九畴检校 其二
- 远江人语惊山鬼,方丈灯明叩导师。 清·王士禛 夜登观音岩弘济寺赠终南融道人
- 入云远岫春生雨,积水方塘晚吐烟。 清末民国初·王松 过隙雅庄感作
- 家风远追绮里季,诗品方驾司空图。 清·林则徐 前诗意犹未尽再叠前韵
- 卷上唐虞空远近,意中天地一方圆。 清·李胤永 偶拈杨诚斋韵 其三
- 临下又堪供望远,个中谁得易相方。 清·弘历 山阳一曲精庐
- 新诗远带峨嵋雪,归棹方迎白下钟。 清·吴雯 逢王子重吏部京师即回秣陵省觐
- 喜见蕣华方遍野,更看修竹远笼烟。 清·玄烨 汤泉应候
- 长城远势从秦拓,蕃落方音与汉交。 清·崔锡鼎 辽东
- 朔方郭令宽仁政,定远班侯荡佚规。 清·李玄逸 挽申节度
- 远树喧山鹊,方塘拂水禽。 清·郭庆藩 野望
- 省方思古训,驭远仰鸿猷。 清·弘历 恭依皇祖河间即古瀛州地诗韵
- 华篇远挹三珠树,春水方生百步洪。 现当代·邵祖平 黄翁任之素未识面读予西征诗辄偕徐君子为走访江津寓庐有诗先施谨赋和章用志感沐
- 应知任重须行远,不信为圆必毁方。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五叠康韵答吕忆园
- 远离颠倒梦,方作正常人。 当代·幻庐 守岁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