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对“南”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杨柳逶迤愁远道,鹧鸪啁哳怨南枝。 唐·独孤及 伤春赠远
-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中唐·郎士元 送王侍御佐婺州
- 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 北宋·沈辽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一
- 南迁却返逢北渡,远聘相过适近藩。 北宋·苏辙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其二
- 远驱函谷三千骑,南下番禺十万军。 南宋·陈份 郭将军庙
- 杨柳一番南陌上,梅花三弄远云边。 宋·释祖可 秋屏阁
- 远天阒寂无雷电,南地清凉有雪霜。 南宋·卢方春 赵几道处见赵端行所作
- 夕阳衔远树,马首看南山。 北宋·刘攽 城西晚归南山马上口占
- 流萍嗟远宦,行李偶南征。 南宋·王炎 湘阴道中
- 凤诏优南徙,鹏风得远培。 元末明初·刘崧 赠定参政自南海抽分还省三十韵
- 晚香传远树,春雪避南枝。 元·许有壬 寻梅
- 心怀远道频看剑,迹向南天秖类萍。 明·林鸿 送逸人之岭南
- 闽郡析居嗟远别,琼台游宦属南迁。 明·罗亨信 题周氏族谱
- 马策不堪疲远道,鸟巢原自恋南枝。 明·李孙宸 答欧子建马元伯黄逢永诸同社见寄
- 杜蘅远望愁堪结,鸿雁南还喜并归。 明·邓云霄 皖城逢立秋
- 南飙尔宜饯腊雪,远道吾将济大川。 明·霍韬 惶恐滩阻风
- 谁寄灵鱼思远道,自同乌鹊在南枝。 明·皇甫汸 晚兴答子安
- 虎穴立功班定远,铜标遗绩马征南。 明·李廷龟 吴游击宗道送帖于汉阴李相国。并送锦绢为两轴。求得东韩诸文士题咏。一则以其外祖母及母、从妹三代守节不再嫁。题曰奕世贞烈。一则以游击东征凯旋。图画其事。题曰请缨奏凯 其二 奏凯
- 云物似非南至候,岁华岂欲远人娱。 明·金安老 至月
- 酒楼日冻南山雪,柳岸天寒远墅莺。 明·王稚登 癸亥元日
- 南柯行蚁散,远渚浴凫明。 明·区元晋 郑过斋夏集小洞
- 禾黍栖南亩,牛羊被远阡。 明·郑善夫 海滨书所见
- 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 明·孙一元 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
- 天沙一切开南极,海树千行入远春。 清·黎简 河桥
- 远途从此别,南浦送夫君。 清·黎简 玉溪咏柳八韵
- 零雨不堪频远别,孤舟何意又南浮。 清·彭孙遹 博罗道寄东莞诸故旧
- 已欣宿雨滋南亩,又见新云羃远林。 清·弘历 赋得琼岛春阴
- 几曲远山行且止,一时南渚兴偏浓。 清·弘历 名画荟珍 其十 倪瓒南渚泊舟图
- 河南北已数州遍,地远近沾六寸深。 清·弘历 河南巡抚毕沅奏报得雨诗以志事
- 近后远前奏章到,北迟南早麦收科。 清·弘历 江西巡抚台布奏报麦收九分陜西布政使倭什布奏报麦收八分有馀诗以志慰
- 行随远水何关乐,坐对南山似不饥。 清·孙元衡 怀故山 其一
- 潮落远鸡催晓色,月明南雁集乡愁。 清末至民国·赵熙 渡海
- 天心开远服,国语满南躔。 清末至民国·杨圻 新嘉坡感怀 其二
- 意满新诗抒远抱,云开红旭艳南山。 当代·陈永正 奉和王季思先生重阳抒怀诗
- 大悲广路传南海,净觉因缘结远乡。 当代·陈振家 游松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