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黍”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唐末至五代·尚颜 赠村公
- 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 北宋·苏辙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 莞茅夜冷蛩螀急,禾黍秋空鸟雀哀。 元末明初·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
- 种黍都为酒,诛茅小作庵。 元末明初·苏伯衡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
- 包茅好去询新贡,离黍宁堪问故乡。 明末清初·阮大铖 送姚少参心甫入楚 其二
- 白茅一沐宽汤祷,华黍三章拟束诗。 明末·陈子壮 喜雨用谢膳郎韵
- 敢言捲屋茅茨漏,只恐伤田黍豆稀。 清·徐宗泰 奉次金钟城积雨韵 其一
- 所希黍垄亟优渥,权置茅檐切怨咨。 清·弘历 暑雨
- 茅茨真是朴,黍廪庆斯崇。 清·弘历 农乐轩
- 几家茅屋小,一路黍苗香。 清·章恺 青县道中
- 黍谷阳初转,茅檐夜不惊。 清·刘绎 赠别署郡守田文圃刺史二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