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雨”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 唐·杜甫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
- 雨泺生新碱,茅丛夹旧槎。 北宋·林逋 出曹川
- 茸茸雨脚南郊暮,种种茅针太极春。 南宋·薛季宣 春游怀古
- 风雨愁人夜,草茅忧国心。 南宋·戴复古 闻边事
- 树围茅屋外,花落雨声中。 元·乃贤 送胥有仪南归
- 下茅今晚矣,其雨已时哉。 元末明初·李穑 每岁
- 寒光含雨雪,元气在茅茨。 明末清初·屈大均 吉祥寺古梅 其一
- 肉食土茅遗割股,蛰蛇风雨愤龙升。 明·庞嵩 寒食
- 草茅径仄须扶杖,雾雨堂昏要续灯。 明·明秀 宾山驻锡云居
- 有怀旱岁为霖雨,无地青山酹束茅。 明·顾清 李方伯挽诗
- 衡茅昨枉过临重,风雨深惭出迓迟。 明·杨士奇 题竹酬颜仲平 其二
- 黄茅绿树千重岭,瘴雨蛮云几处关。 明初·王汝玉 送翰林王孟旸参将安南
- 雨雪消几毕,茅茹拔未完。 明·卢守慎 恸天崩
- 山深茅舍静,春暮雨声寒。 明·王中 山中滞雨
- 草茅接膝欣逢汝,风雨论文更起予。 清·刘大櫆 题方甥闽游草兼送其行
- 但占风雨都来享,偶断苞茅便问诸。 清末·黄遵宪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其一
- 潦倒蓬茅底,沈吟风雨中。 晚清·王润生 编校近作,漫书其后二首 其一
- 盛雨断樽陈发酵,覆茅中霤坏生苔。 清末至民国·黄节 晚过岭学祠